•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浙江發現古代考生專門用于作弊的石印微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9-09
      浙江東陽市一農戶家中,近日發現一本上下兩冊的《五經全注》袖珍作弊書。據考證,這是古代考生專門用于作弊的全國最小的石印微刻《五經全注》孤本。
      據專家介紹,目前,國內發現的作弊本有七八種,其中最珍貴的一冊現珍藏于南京江南貢院,全書1.6萬字。東陽目前發現的石印微刻《五經全注》孤本比南京江南貢院的“袖珍書”體積更小,字數更多,內容更豐富。全書長5.7厘米、寬4.3厘米、厚0.8厘米,共28萬字。每個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來十分清晰。

      在中國歷史上,科舉考試歷時1300多年,產生了近800名狀元。他們所考內容大多是以《四書》、《五經》中的語句為題,讓考生去分析引申。為此,有的考生就摘錄一些重要章節偷偷地帶進考場,但進考場時均要經過嚴密的搜檢,即使僥幸不被當場搜出,也不能滿足作弊需要。于是有人便用微型字體刻印極小的袖珍本高價出售,專供考生作弊參考,但數量極為有限。因為一旦發現,就要受到嚴懲。

      新發現的作弊書印行于光緒己丑年(1889年),依次為《易》、《書》、《詩》、《禮》、《春秋》,首頁是“依樣廬主人”作的序。序文說:“自石印法興,五經翻本花樣日新,從未有刪繁就簡便于取攜者,亦舟車一憾事也!”其意思是為了旅途“便于取攜”,但實際上是為考生作弊提供方便。接下來是《臨文要訣》以及格式、避諱等考試常識,因為在科舉考試中,哪怕文章寫得再好,如格式有錯或某個字沒避諱,就會名落孫山,造成終身遺憾。

      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籍比特制的靴子后跟略小些,考生可放入靴子帶進考場而不被發現。當時朝廷為了防止考生夾帶作弊物,特地規定衣褂袍褲乃至帽子襪子都必須是單層的。于是有考生絞盡腦汁想出了用靴跟夾帶小書的“點子”。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