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和平遙遙無期 文物古跡奄奄一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7-24]
聯合國2014年的報告顯示,敘利亞在過去3年多的戰爭中至少有290處歷史古跡受損,衛星圖片顯示其中24處完全損毀,104處嚴重受損,85處中等程度受損,另有77處疑似受損。
在文明古國敘利亞,連年的動亂不僅使大量文物遭到洗劫,地下文物黑市也變得空前猖獗,大量最為珍貴的文物目前還留在文物販子手中待價而沽。
29歲的敘利亞考古學家薩布林(Isber Sabrine)在西班牙經營一家披薩餐廳,不過,薩布林從餐廳賺到的錢幾乎都投入了他一手創辦的公益組織“為和平守護遺產”(Heritage for Peace)中。
搜集流失文物列表
薩布林的家鄉在敘利亞西部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小村莊,從村莊里走出來的薩布林如今志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技術追蹤并挽回在戰亂中遭到掠奪和破壞的古代文物。
在“為和平守護遺產”網站的顯要位置寫著:“你知道人類現存最古老的注音樂譜正是刻在一塊擁有3200年歷史的石碑上,并出土于敘利亞嗎?”
“為和平守護遺產”目前在敘利亞擁有大約150名志愿者,他們中間有考古學家、建筑師、學生,也有熱心的老百姓,這些志愿者平常會以古董買手的身份去走街串巷找尋遺落民間的珍貴文物。而身在歐洲的薩布林平常只能通過時斷時續的網絡和組織成員進行溝通。
“他們去到當地人家中,稱對他們手中的文物感興趣,即便買不了,他們也至少會把照片拍回來,”薩布林稱,“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張敘利亞遭掠文物列表了?!?br/>
目前,薩布林已經把他手上的遺失文物名單共享給執法部門、拍賣行和收藏家,希望通過后者的共同努力能夠挽回一部分文物,至少能讓它們得到妥善保存。
最珍貴文物尚未流入黑市
“我們知道,那些最珍貴的文物目前還沒有流入市場,”薩布林稱,“文物販子們都在等,可能兩年,也可能三四年,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出手賣出?!?br/>
相關專家稱,文物盜竊和交易往往是從一個政局不穩定的地區開始,并伴隨著經濟萎靡和對犯罪的管控無力,而趁亂掠奪文物的最大動機就是地下市場的形成。
在一些國際考古學家和敘利亞人的幫助下,薩布林還制作了敘利亞古城阿勒頗北部一些重要歷史遺跡的列表?!盀楹推绞刈o遺產”組織曾把這份列表同時共享給政府當局和反對派武裝,希望他們各自的武裝力量可以避開這些歷史遺跡??上У氖?,薩布林的努力收效甚微,當局和反對派均對此不屑一顧,阿勒頗附近的許多遺跡也因此遭到戰火的無情摧毀。
在遭受戰爭踐踏的土地上,數以萬計的平民流離失所甚至慘遭殺戮,在這樣自身難保的局面下,保護文物的資源和精力更加無從談起。
每一次戰爭都是文物的浩劫
盡管“為和平守護遺產”和敘利亞政府以及反對派都有所溝通,但是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卻從未接觸,或許在他們看來,極端主義思想已經讓他們自覺可以凌駕一切之上,生命甚至歷史。
今年2月,“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武裝分子闖入伊拉克城市摩蘇爾的博物館瘋狂毀壞文物。該組織發布的視頻中顯示武裝分子推到雕像,甚至使用大錘和電鉆等工具毀壞文物,他們也曾在敘利亞境內毀壞大量文物。而這些瘋狂行徑背后的驅動,更多的是這群宗教極端分子反對伊斯蘭教前文明的思想動機。
今年5月,敘利亞中部古城臺德穆爾的兩座古代伊斯蘭陵墓就在炮火中遭毀。隨著“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攻城略地,帕爾米拉等古城里大量的文物古跡如果未能得到轉移或者妥善保護的話,同樣將會難逃厄運。
聯合國2014年的報告顯示,敘利亞在過去3年多的戰爭中至少有290處歷史古跡受損,衛星圖片顯示其中24處完全損毀,104處嚴重受損,85處中等程度受損,另有77處疑似受損。
“伊斯蘭國”在毀掉大型文物的同時,其實也把一些體積較小、歷史價值較高的文物奪走并流入黑市,大量的文物走私交易為該組織換來了資金,成為其在石油貿易和綁架勒索以外的一大收入來源。聯合國安理會估計該組織在文物交易中的獲利可能達到數千萬美元。
但是根據薩布林的分析,“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沒有時間也沒有意愿去洗劫、盜竊這么多文物,倒是一些游手好閑的黑幫分子熱衷此道,他們之中多數是土耳其人,這幫人拉幫結伙,其中甚至還有一些人曾有過考古經驗,他們往往用大型工具挖掘珍貴文物,一旦把最珍貴的文物挖到手就把其他的文物都毀了。
和很多公益組織一樣,“為和平守護遺產”的運營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資金。這個組織完全由志愿者構成,還有一些國際考古學家和文物保護專家無償給他們提供培訓。敘利亞大部分地區仍處于無政府狀態,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往往通過政府機構對公益組織提供幫助,他們所能給予的幫助微乎其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