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的傳統工藝雕刻界,向來有文人意趣和世俗意趣的分野存在。雖然從單純的審美角度來說,空靈飄逸、意境高遠的文人意趣一直深受上流社會的青睞,但就具體的社會功能而言,吉祥富貴的世俗意趣卻往往更有市場。從宋代的院體畫以來,花鳥這種充滿吉祥富貴寓意的題材就被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大眾所推崇。放眼玉雕歷史,有一些吉祥富貴的花鳥題材經歷代玉雕師們反復雕琢而成為一種經典表達。比如鸞鳳和鳴、鴛鴦戲水、喜上眉梢、年年有余、金玉滿堂、瓜瓞綿綿、耄耋富貴、一鷺連科等等??梢哉f,這類寓意吉祥的花鳥作品一直是傳統花鳥玉雕的主流。
海派花鳥玉雕大師王金忠也承襲了這一傳統創作了不少此類作品,如《金玉滿堂》、《情投意合》等。這些作品大都采用留皮俏色巧雕的方式,取材傳統,雕工細膩,加之寓意吉祥,傳達出濃厚的富貴意緒。
作為一個追求自我超越的當代玉雕大家,王金忠對花鳥創作的探索絕不止于繼承傳統。如果說傳統花鳥玉雕注重的是富貴“形相”,草木鳥獸都滿浸喜樂的人情。那么,王金忠的花鳥創作則是取法兩宋院體花鳥畫,更側重用造境的手法表達出富貴“氣度”。因此他雕琢花鳥不再是形貌喜氣洋洋,而是更接近它們的自然本真形態,呈現出富貴閑逸的美學趣味。
如作品《金色池塘》沒有大面積的皮色,不同于傳統花鳥玉雕富麗吉慶的視覺效果?!督鹕靥痢非擅罾脻u變朦朧的灑金皮和簡潔的構圖營造出寧靜玄遠的意境,讓人想見閑適、優雅的生活方式和與之對應的富貴精神。
如果說《金色池塘》是用簡潔的構圖和閑雅的意境來表達富貴精神,那么作品《雙鶴》和《盛夏》則是用文人趣味的取材來呈現富貴氣度。仙鶴和荷花在傳統文化中都象征君子高潔的品質,自宋代以來,院體花鳥畫常取材二者,王金忠大師借用這一文人化的題材傳達出“富德貴心”的富貴氣度,觀之優雅、秀麗,毫無市井俗氣。
王金忠大師雕的花鳥深得宋代院體花鳥畫的真味,構圖講究,畫面純凈而工整,意境嫻雅,給人清新、雋永的美感。與傳統花鳥題材創作相比,王金忠大師的花鳥創作用詩意化的畫面深化了富貴氣息,賦予“富貴”更深厚的人文精神內涵。在商品化大潮泛濫的當下,王金忠大師這種堅持藝術人文性的創作尤為可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