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之路”探險隊整裝待發 央視全程跟蹤報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2-11]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和我國玉石專家聯合組成的“玉石之 路”科學考察隊,將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玉石科學考察探險活動。
據最新的考古研究證明:玉石之路是絲綢之路的前身,是先于絲綢之路1000多年而 存在的,在學術價值上也超越了絲綢之路。
此次科考探險活動將首先從新疆和田出發,沿著和田地區的白玉河逆流而上,最后 到達海拔5000米的昆山河谷、冰川地帶尋找玉石的原生礦點。此次活動除了尋找原生 礦點外,科考隊還將沿著當年運送玉石所途徑的地區,對整個玉石之路的路線進行考察, 沿河西走廊、北部大草原向東前進,最后到達古代玉石運輸的終點站中原地區。
史書資料記載,在我國的青銅器、鐵器時代之間,其實還存在著一個玉器時代,它 是中國文明的起源時代,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古代人民就發現了 和田玉,并把它作為瑰寶和友誼媒介向東西方運送和交流,它的作用比起“絲綢之路”來 說提早了1000多年,這也再一次證明了我國邊疆和中原、東方和西方的文化與商貿交流的 第一個媒介既不是絲綢,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因此,和田玉與中國文明的發生、發 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古時中原地區人們所使用的玉大多都是來自當時的西域(即現 在的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玉。
和田玉一般都是取自昆侖山北麓的兩條河:白玉河、墨玉河。數千年以來,這兩條 河中的和田玉經過無數胡漢商人和撈玉人竭力挖掘,到目前為止,每逢夏秋季大水過后, 河中依然都是采玉的人,和田玉的數量并沒有因為人們數千年的挖掘而減少。但對于它的 真正源頭和玉文化起源的準確時間在學術界卻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迷。
據悉,整個探險考察活動將歷時四個月,途經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 川等省市區,行程1萬多公里,中央電視臺將全程跟蹤報道此活動。
廣視新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