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蓉:書法不應成為失落的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7-21]
近日有網傳,自2015年秋季起,書法教育將全面進入我國中小學課堂,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三到六年級每周開設一節書法課。
看到此消息,心中感覺一喜,但隨后又有些許擔憂。
喜則為傳統的書法能在學校里不斷學習和傳承感到高興。如今,電腦、手機不斷普及,成為千家萬戶不可或缺、使用頻率最高的現代家庭設備,電腦鍵盤及手機鍵 盤替代了傳統的紙筆?!捌聊谎邸焙汀暗皖^族”隨處可見,許多人“提筆忘字”,常說“現在連筆都不知道怎么拿了!”面對這樣的窘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真是 讓人覺得可悲。想起古人提起筆來那種揮毫潑墨、豪情滿懷的瀟灑姿勢,看著古人那些“一字千金”的書法墨寶,真是讓人感慨萬千!難道中華民族這么多年來,這 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就要被這些“機器”替代了嗎?
不!時代的前進與優秀的傳統并不相矛盾,兩者完全可以共存共進。而學?;謴蛡鹘y的書法課程,本身就是一個有力的說明。時代在進步,但優秀的傳統不應該被磨滅。之所以優秀,正是因為有其優秀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又曾激勵了多少代中華兒女的豪情壯志。
書法雖說源于我國,可是在日本、韓國等 鄰國,卻比我們更重視書法教育,其價值發揚得更大。日本中小學校都開設有書法課,小學三年級開始學書法,到初中畢業,6年時間足以打下堅實的書法基礎知識 和技法??墒?,現在我國絕大多數中小學生身上,很多學生寫出的來字歪歪扭扭,軟軟綿綿,毫無書法美感。隨著電腦的普及,書寫繼喪失了書法的藝術性之后,連 傳播信息的功能也在退化。
如今,中小學生書法教育再次獲得重視,在義務教育美術、藝術課程中,還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課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讓人欣慰的消息。
但將來孩子們在學校里,是否真正能將中國優秀的書法傳統傳承下來,并且發揚光大呢?如果學生們在學校里,只是象征性地上兩節課,回到家便把書包放下不理,那孩子終歸還是不能真正理解學習書法的意義。筆者認為,除了學校的倡導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平時家長也應該適當讓孩子練習書法,欣賞書法的藝術之美。
書法不應成為現代社會中失落的藝術,讓我們珍視這門傳統的藝術,珍惜這門藝術之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