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8月23日,“地域一體·文化一脈——京津冀歷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232件京津冀三地精品文物亮相,展現了京津冀地區深厚的歷史淵源。此次展出的京津冀三地文物中,不乏國寶級的珍品。如代表燕國青銅制造最高水平的伯矩鬲,中國第一個考古發現的環保燈——長信宮燈,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金縷玉衣,國內出土最早的大葆臺漢墓出土的銅坐龍,代表元代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元青花標準器——青花鳳首扁壺,清代佛造像極品——粉彩無量壽佛等。
展覽貫穿許多經典故事,如“筑黃金臺”、“荊軻刺秦”、“胡服騎射”、“安史之亂”等,這些都體現了“地域一體、文化一脈”的歷史內涵,揭示京津冀地區在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沖突與融合的背景下,聯系日益緊密、最終走向一體化,既是多元文化薈萃融合的結果,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記者劉麗琴 攝影報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