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制成清乾隆“緙絲十二章龍袍” 耗時兩年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6-28]
下沙有不少企業開設了工業博物館、體驗館。它們對外免費開放的,成了企業的對外宣傳平臺,成了中小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第二課堂。暑假快到了,這些工廠博物館又鬧猛起來,已有不少中小學生組團來參觀。
最近,下沙又增添了一家工業博物館——萬事利絲綢工業博物館。里面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寶貝哦,記者昨天“尋寶”了一番。
一件手工制作的龍袍,讓記者印象最為深刻。它陳列在二號展廳的顯要位置,龍袍上栩栩如生的龍,在燈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楊麗麗介紹,這件純手工制成的仿清代乾隆龍袍,叫“緙絲十二章龍袍”,是有50多年手藝的傳統技藝緙絲傳承人王水珍花了兩年多時間埋頭苦干織成的。緙絲,是一種用真絲等珍貴材料織布時,將繡樣融入織布過程中一次成型的紡織技術。哪怕從事緙絲紡織技術20年的傳統技藝繼承人,一天也只能織1到2厘米長的圖樣。
龍袍秀有八條龍,龍鱗全部是用孔雀羽毛制成。從不同的角度看,能看到藍綠等不同顏色在閃爍。叫十二章龍袍,是因為龍袍上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12種不同的圖案。
這件展品工藝之精美,讓人叫絕。它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