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各地鑒寶

    民間藏家捐出晚唐婺州窯青瓷碗、春秋印紋陶罐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5-20
    4月中旬,金華市博物館發出“文物征集令”,希望市民拿出壓箱底的寶貝,充實館藏,征集令引起社會廣泛反響。90歲高齡的浙江師范大學老校長蔣風就捐出了156件“傳家寶”。
      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由24位民間藏家捐贈的92件寶貝集中亮相。寶貝都以婺州窯為主,文物局還邀請了省文物考古所專家現場鑒定,這批藏品可都是貨真價實的。
      “博物館是文物最好歸宿,可以經??吹?,賣給別人就看不到了?!苯拥健拔奈镎骷睢焙?,市民曹兆浦捐出6件藏品,包括宋婺州窯四系貫耳罐、晚唐婺州窯青瓷碗等,都是他最珍惜的寶貝。
      昨天上午,省文物考古所專家對這些傳家寶進行鑒定,92件藏品都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能夠反映金華不同時期社會、文化、教育、經濟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金華市博物館負責人徐衛說,今年10月1日,市博物館開館后,市民就可以一飽眼福了。
      在看寶貝之前,記者也請文物專家,來介紹幾件具有代表性的器具。
      晚唐婺州窯青瓷碗
      捐贈人:曹兆浦
      時期:唐晚期
      唐晚期,金華本地出土的婺州窯器物很少,這件青瓷碗為盤口,斜壁,平底,底部還刻有銘文且留有明顯的支釘燒的痕跡,與同類器相比形制較大,對研究唐晚期婺州窯日用瓷器的器型特征和演變趨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春秋印紋陶罐
      捐贈人:施正昊
      時期:春秋
      金華地區的印紋硬陶最早出現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原始瓷的前身。這件印紋陶罐,斂口,鼓腹,器表飾有拍印的編役紋飾,器型精致古樸,質地細膩。
      這一時期,金華地區還發現過原始瓷,說明在商周時期之前,金華的先民們就已經掌握了先進的制陶、制瓷技術。
      南宋婺州窯黑釉四系甕
      捐贈人:金玉明
      時期:南宋
      “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边@是唐代詩人張籍的名句。這件婺州窯黑釉四系甕,正是大家熟悉的酒缸?!熬聘最^”有酒香二字,讓我們仿佛置身于南宋繁華婺州城的街巷,在酒鋪中品味壽生酒的甘醇。
      唐婺州窯褐釉雙系小罐
      捐贈人:曹祚軒
      時期:唐代
      唐代是婺州窯的鼎盛時期,各類器型都有了較大的發展,還獨創了乳濁釉燒制工藝。這件唐婺州窯褐釉雙系小罐為小盤口,雙系,球腹,平底,上腹至口沿施褐釉,釉面光澤深厚,器型規整別致,是難度一見的唐代婺州窯小型器的精品。
      東晉婺州窯黑釉雞首壺
      捐贈人:王旭平
      時期:東晉
      雞首壺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是西晉至唐初流行的一種瓷壺。瓷壺盤口,細頸,圓腹,平底。肩部一側雕塑一凸起的雞頭形流,相對一側飾安一曲柄,柄連于肩、口之間,并稍高于壺口,另外兩側各飾一橋形系,用于拴繩系掛。壺身施釉不到底。釉色黑如漆。
      這件瓷壺器形完整,風格古樸,釉色瑩潤勻凈,是不可多得的婺州窯上品。
      活字印刷
      捐贈人:陳啟加
      時期:明末
      這是金華本地“伊氏活字印刷坊”世代傳承之物,自明末開始,共傳承了五代。此次捐贈約有3000左右活字,共分大中小八個字號,此外還有較完整的整套的印刷工具,如字盤、雕板,刻刀等。
      這不僅豐富市博物館藏,更對婺文化的研究,特別是婺學發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