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遙感考古對大遺址群勘獲成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20
      《新華網》濟南電(記者董學清雷鳴):我國的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日利用遙感考古方法,在山東臨淄地區進行大遺址群勘探研究獲得成功。據悉,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中國測繪科學院研究員楊明輝說:“利用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進行大遺址群勘探是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于文物考古的重要嘗試,是我國文物考古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br/>

      遙感考古也叫航空攝影考古,是地學遙感理論、技術和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與常規考古方法相比能節省巨額資金和大量的人力、時間。據悉,將航空遙感技術應用于田野考古調查和文物保護研究在國外已有七八十年的歷史,而在我國20 世紀80年代后期才起步。

      1996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合作,開始對古齊國所在地山東臨淄地區進行遙感考古勘探。他們先后收集到美國國家檔案館收藏的日本空軍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39張偵察航片、山東省測繪局1975年拍攝的590張測繪航片以及30張據此繪制的萬分之一地形圖等珍貴歷史資料,隨后運用計算機技術對這些資料進行航空像片數字化正射影像圖的制作。接著,他們又將大量的臨淄文物考古方面的歷史文獻、文物調查報告、發掘報告、古地圖、地形圖等,輸入數據庫進行科學整理,建立起我國第一個大型遺址群地域性文物考古計算機信息系統——臨淄文物考古系統。最后,又利用這一信息系統繪制和編輯了4公斤重的《中國臨淄文物考古遙感影像圖集》。這是我國第一部運用地學遙感技術和方法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大型考古研究報告。

      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傳榮研究員介紹說,這一項目是我國首次利用國內外收藏的、拍攝時間相差四五十年的早期航片,進行多時相遙感資料的考古動態分析。由于早期航片錄有大量的當時地面保存下來、后被夷平或覆蓋了的遺跡,這是現在拍攝的航片所無法比擬的。僅以墓葬為例,通過1938年航片判釋,發現當時有封土的墓葬2742座,而37年后的1975 年,由于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已減少為445座,到1999年田野查證時只剩下147座。

      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山東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對這項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是我國文物考古領域使用遙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從事大規模田野考古調查、勘探和綜合性研究的成功范例,有利于提高田野考古水平、加強文物保護管理、促進城鄉規劃和社會發展。(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