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畫種身份:令水彩畫價值受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5-04]
王肇民(1908年~2003年),中國當代水彩畫大家、美術教育家,曾執教于廣州美術學院。他以素描、水彩為專業,尤擅靜物,除此之外對國畫、油畫無不擅長,而且善作古體詩詞。
王肇民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繪畫作品,特別是水彩畫作品,得到美術界的廣泛認可,在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現代藝術家中,王肇民獲得評論界最高的評價。
在4月24日下午“廣州日報理財大講堂暨華藝講堂”之“說不盡的王肇民”中,一位自稱為“王肇民崇拜者”的行家告訴記者,2007年他以40萬元/幅的價格收藏的王肇民作品如今價格也不過翻一倍,與其他幾年來大漲數倍乃至十余倍的藝術品比完全不足為道,“在我看來,他的作品價格可達上千萬元?!薄靶‘嫹N”的身份令水彩畫價值受限,但專家卻提醒稱收藏不應受限,藝術只有好壞,不分題材與形式。
大家“小畫種”作品賣不起價
“王肇民的水彩作品賣高價是正常的,賣低價也是正常的?!比A藝廊藝術總監張向東解釋王肇民的作品價格在數十萬元左右,是因為他仍然未被社會所認知,所以低價很正常,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王肇民的作品賣出高價才能體現其藝術價值。
有畫商告訴記者:“目前的數十萬元的價格是漲后的價格了,以前更不值錢?!比A藝廊總經理張向東認為,藝術家被廣泛認可需要一個過程,圈內人都很清楚目前的價位肯定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但這個價不可能馬上出現?!?br/>
疑問:
作品太少導致無人托價?
畫商楊先生告訴記者,王肇民的作品太少,所以導致市場難有人“合力托價”。但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從長遠的歷史看,作品數量不是決定藝術家作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最近幾年在市場流通的王肇民的水彩畫大概是10幅左右?!睏钕壬嘎?,最多一次有王肇民作品露面的是2007年的展覽,展出作品約100幅。據了解,王肇民留存的作品以水彩和素描為主,還有小部分的早期油畫和書法、國畫作品。
1996年,他的作品第一次出現在拍賣會上,估價為3萬元,最終流拍。2007年的展覽會上,最低價格為20多萬元,最高價格也僅為40萬元。其后,中國臺灣市場回流了部分王肇民的水彩畫,是藏家于上世紀80年代以極低價格納入囊中的。而目前,他的作品價格為50萬~100萬元。
“看起來價格翻了一倍,但是計算入通脹、整體市場的變化,這種漲幅微不足道?!睏钕壬f,尤其是跟其他藝術品類相比,王肇民的作品漲幅更是低得可憐,“在這幾年間漲幅十倍的藝術品比比皆是?!?br/>
觀點:
市場價格與價值仍存失衡
“好的藝術品的鑒賞分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好看,第二個層次是好在哪里?!睆埾驏|說。
提起藝術品市場價格與價值,張向東坦言:“藝術品的價值往往能在價格上有所反映,但是否科學、到位,大家都很清楚,因為有一些價位高的作品價值不一定高。除了有主動做局的情況,還因為藝術品被賦予了很多‘附加值’,比如官職、社會地位等?!彼J為,根據作品的自身價值決定價格才是健康的規律。
建議:
不要盲目追逐收藏水彩畫
目前市場對于題材、畫種的認識仍比較傳統,比如存在“油畫一定比水彩貴”的觀念。張向東告訴記者,大部分人仍按慣例把油畫、國畫作為“大畫種”,把水彩、版畫等作為“小畫種”。而事實上,近幾年,即使是素描也已經成為藝術品出現在拍賣市場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