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張希敏)全國道德主題教育組織委員會19日在北京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爭做德藝雙馨書畫藝術家》研討會,來自藝術界、教育界的專家學者針對當今藝術界的浮躁風氣及如何培養德藝雙馨的書畫藝術家等議題進行探討。
據了解,當今書畫界浮躁風氣甚盛,較為突出的亂象有以下十種:走捷徑,急功;走險路,造假;走鬧市,濫作;用錢買獎杯證書;國畫教育界中的浮躁;精品缺失;無錢不下筆;忙于應酬;文化素質很差;古文根底太薄。
全國道德主題教育組織委員會專職副主任魏良鵬在講話中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給予了藝術家強大的思想武器,藝術家們以此為導向,要養成真功夫、煉就真本領。
魏良鵬認為,消除亂象,首先要做好自己。扎根人民、潛心修煉,爭做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第二,做好作品。以純美藝術的時代作品,為道德服務、為教育服務;第三,做好公益。以利益大眾、回報社會的公益慈善行動服務中國夢。
他強調,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最高利益和盛世福音。能夠服務于中國夢,是當下最大的道德行動,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真切有力的實際作為。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中,切實需要一大批先知先覺、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帶頭行動起來,“眾志成城、凝聚力量,引領推動”服務于人民的全新藝術創作的時代大潮。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戴澤在發言中,深情緬懷了徐悲鴻大師當年教學育人、培養年輕畫家的感人事跡。他說,書畫藝術家要堅定不移地走德藝雙馨的道路,要明確是為了藝術服務而不是為金錢服務。藝術的培養是要熱愛藝術,要勤奮,要踏踏實實地去作,不要走捷徑,去除浮躁風氣。
中國三百書畫研究院院長田鏞表示,人畢其終生,能夠做成一件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首先就要對得起自己,不要去追求那些虛幻的身外之物。老老實實的盡早確定一個人生目標,盡一輩子去努力求索,這樣才能問心無愧地做一回人。作為書畫家,不僅要這樣嚴格要求自己,還要以此來教育培養年輕一代。
著名藝術市場評論家、美術評論家齊建秋就藝術批評問題作了發言。他說,畫家當前最需要的不是辦畫展和出畫集或宣傳自己的什么藝術主張,更不是走穴賣畫,而是批評。
齊建秋認為,美術界當前最需要的是批評。批評是動力,在片面贊揚和歌頌聲中,藝術不會發展。任何事物都是在批評聲中發展壯大起來的,沒有批評就沒有比較,沒有進步,也失去了方向。
他說,如果哪一天美術批評不斷的出現在書刊和報章上,在臺面上不斷的出現有關藝術問題的爭執和辯論,那才是美術界春天的到來。
與會人士認為,藝術與道德的關系是密切的,藝術家一旦脫離了道德軌道,其所創作的作品肯定是有悖于社會常理的,也是不會被社會所接受的。藝術工作者應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