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 暖風徐徐:藝術品市場是否回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4-16]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香港蘇富比、中國嘉德(香港)、保利香港三大拍賣行輪番舉槌,并分別交出了26.9億港元、2.53億港元、11億港元總成交額的成績單,情況優于市場預期,傳統書畫部分更是創下不少可喜的佳績,甚至還出現多件上億元天價拍品。
香港藝術品春拍一向被認為是國際藝術市場的“風向標”。今年香港春拍之后,本地不少業界人士驚呼:當前的藝術品市場是否回暖了?投資者的信心是否已經恢復?
在本期《鑒賞家》中,晨報記者邀請親歷香港拍場的廈門收藏家、藝術品專家等,對此次香港藝術品春拍進行回顧點評,同時也對本土藝術品拍賣提出可行性建議。
A
暖!香港春拍有點“出乎意料”
A
作為廈門知名收藏家,廈門謙記古美術館館長郭仲樺長期關注全球藝術品拍賣收藏資訊。此次香港春拍,他全程參與。郭仲樺在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香港春拍有點“出乎意料”,從拍賣成交情況來看,總體要比預計好一些。
“此次春拍買力平穩,宏觀經濟的低迷和藝術品市場的調整,并未令香港的藝術品市場蒙上厚重陰影,各家拍賣行均有亮點?!惫贅逭f,當然也不乏流拍藏品,但那說明市場趨于穩定,一些不適合在拍場的拍品被買家“淘汰”。據悉,在保利香港春拍中,共有15件拍品以超過100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
另一方面,嘉德香港春拍經過兩天的激烈競投,6個專場共有7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為2.53億港元,成績驕人。拍場上除了力推中國書畫外,還囊括中國20世紀及當代藝術、青銅器、明式家具及瓷器工藝品等。其中,“1間房———比利時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專場成交率達到100%,成為春拍首個白手套專場。隨后,“所濟彌遠———王濟遠書畫擷珍”專場也全數成交。
而香港蘇富比春拍經過4天激烈競投,16大專場26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高達26.9億港元。
牛!南宋“八方瓶”天價成交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看上去總體平穩的香港春拍中,甚至出現了幾件上億天價拍品,如保利香港的崔如琢《葳蕤雪意江南》以2.36億港元成交,香港蘇富比“雍正帝御寶白玉九螭鈕方璽”以1.0492億港元成交。
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在香港蘇富比“凝青絮金———日本珍藏官窰八方瓶”專場上,闊別拍場40年的南宋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簡稱“八方瓶”)以4800萬港元起拍,經過多番競奪,最終以1.1388億港元成交,成為宋代瓷器第三高拍賣成交價。這個“八方瓶”的買家,是來自內地上海的大名鼎鼎的收藏家劉益謙。
“南宋官窯”歷來就深受陶瓷收藏愛好者的追捧,數百年來也一直為世人珍愛。
C
新!張大千“生貨”受人關注
除了“八方瓶”,嘉德香港在“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專場力推的張大千《擬石溪溪山留客圖》,可謂名副其實的“生貨”。這幅畫作創作于1948年,是張大千擬仿石溪的罕有之作。畫作當年在上海展出后即被重要藏家購藏,歷經三代后首現拍場,最終以1725萬港元成交。
在同一專場成交價位居第三的《幽谷圖》,同樣出自張大千之手。這幅張氏晚年反芻早年臨古之作,最終以368萬港元高價成交,超出預估價2倍。而在保利香港“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上,張大千的作品也有不俗表現。他作于1932年的《黃山青龍潭》以200萬港元起拍,一路飆升至810萬港元落槌。
不過,并非所有張大千的作品都獲得青睞。郭仲樺認為,隨著市場回歸理性,買家越來越講究拍品的來源出處,名家舊藏的書畫精品往往比其他拍品價格要高得多。郭秀儀珍藏的齊白石專輯作品就全數高價成交。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