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中國美術館典藏國畫系列力推黃賓虹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4-15
    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黃賓虹生前曾多次對其學生和家人說:要等到我死后五十年,才會有人欣賞我的畫。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雖然其生前已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雖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黃賓虹熱”已逐漸升溫,但直至進入新世紀,能夠真正讀懂、體味其藝術“內美”精神的人并不是很多。

      今年是黃賓虹誕辰150周年、逝世60周年,中國美術館舉辦“渾厚華滋本民族——黃賓虹誕辰150周年紀念特展”,以“為大師造像”的當代藝術名家的油畫、國畫、雕塑作品拉開整個展覽的序幕;將70余件黃賓虹山水精品和70余件畫稿以及一件裝置作品組合在一起,構成“解讀”這一展覽主體。14日,中國美術館特意請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薛永年進行現場講解。
      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體,“解讀黃賓虹”是整個策劃與展示的核心。為此,展覽主題確定為黃賓虹畫跋中多次出現的“渾厚華滋本民族”,此語既是黃氏對自身山水畫藝術審美理念的最為恰當的概括,也是其自民族文化中拓變而出的強大文化自信的彰顯。將“渾厚華滋”落實到黃賓虹具體的山水畫創作,那便是集傳統之大成的“五筆七墨”的筆墨體系建構和“祖國山川、無處不美”的造化感悟。
      展覽主體由此分為兩個部分:“筆墨·肇源”部分以黃氏“畫法簡言”太極筆法圖、筆線順序圖、繁簡對應稿、各種不同筆墨形態的山水精品四個展示版塊,勾勒出黃賓虹筆墨體系的肇始和生成的內在邏輯,同時輔以近70張臨古畫稿,鋪陳出其傳統山水畫史觀及筆墨錘煉的古典來源,并借展一幅所臨仿作品的原作(王鐸《王屋山圖詩卷》)參照比較;“造化·游悟”部分則以黃賓虹的主要游蹤為脈絡,精選展示其新安、粵桂、巴蜀、江浙四個地域的勝跡紀游作品,并從中解析其“夜山”、“坐雨”、“江行”、“重題”等師法造化、感悟自然的創作特點。
      此次特展雖然規模不大,作品數量也不算太多,但卻力求小而精、深而透、新而活,以多種藝術形式的跨界交互對黃賓虹的藝術成就和特點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讀,并首次將臨仿畫稿與所臨原作進行對比展出。同時,所借展的《繁簡稿對應冊》和《臨古畫稿》均為國內首次露面,為黃賓虹藝術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展覽將持續至5月10日。(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