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區宋莊鎮小堡村村民靳東升。他開辦宋莊第一家由農民開辦的畫廊,和宋莊鎮小堡村村里大多數農民一樣,靳東升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吃藝術這碗飯。2005年,他和妻子開了宋莊第一家農民畫廊,一直經營到現在。
3月10日上午10點,陽光透過落地窗照在客廳掛著的抽象畫上。日子不緊不慢,每天除了接待參觀的游客,夫妻倆就坐在客廳品茗論畫,或者跟朋友走訪各種展覽。傍晚,靳東升會練書法,妻子學了繪畫,興致來時也畫上幾筆。
生活就像家門口的徐宋路,從前塵土飛揚,現在整潔、開闊。這條路和它連接起來的農村生活都因藝術的到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改革者說】
近年來,宋莊鎮黨委、鎮政府提出了“建設世界文化名鎮,爭創國家文化創新示范區”的戰略構想,大力發展原創藝術、創意設計、會展服務、時尚休閑四大主導產業,塑造“中國·宋莊”品牌。以后我們會進一步整合藝術資源,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同時拓展藝術品交易渠道,發展旅游產業,為宋莊藝術工作者搭建更大平臺。
——通州區宋莊鎮黨委、鎮政府
【地理】 宋莊鎮小堡村
宋莊鎮位于北京通州新城北部,東鄰潮白河。20年前,首批藝術家聚集在此。如今,宋莊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村鎮。受到周邊藝術氛圍的影響,2005年,宋莊鎮小堡村的農民靳東升開設宋莊第一家農民畫廊,一直經營到現在?,F在,該村外來藝術家達5000多人,農民們出租房屋每年收入達5萬至7萬元,每天有近1萬名游客來參觀,每年小堡村創造近2億的藝術品交易額。
初遇
村里來了一群“怪人”
靳東升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春秋耕作,冬夏打工。做過小生意,開過出租車。妻子韓燕則培育自家的四畝桃園。
1994年,栗憲庭、方力鈞等十幾個藝術家從圓明園來到宋莊。租下農家大院,安安靜靜搞創作。開始,村民們覺得這些人很怪。要么長發,要么光頭,穿著奇怪的衣服。靳東升琢磨,這些人倒是自由自在,不干活他們怎么活呢?
正好有親戚跟藝術家學畫,靳東升很快跟他們熟悉起來?!拔腋畠赫f,來這的藝術家都挺了不起,沒人管他們,自己沒日沒夜的畫?!苯鶘|升心里對藝術家十分敬重,1995年,他賣了出租車,用這筆錢投資給藝術家們做畫框。
“那時候真是外行?!苯鶘|升連有自動制邊的機器都不知道,只買了一個裁木條的機器,其余的程序都是他和兩個工人純手工做。成本高,加上藝術市場不景氣,很快,賣車的三四萬塊錢賠光了。靳東升關了畫框坊,又開始打零工,給別人開車、當教練。
一晃過去了8年,來小堡村的藝術家已有上百人。村里講究的農家大院都租上了好價錢。靳東升也開始修房子,把廚房、廁所都改到屋里,特意把幾間房換上落地窗,白天自然光將屋里照得通亮。
房子修好,真有藝術家來租房了。有租金了當然高興,沒想到,他和家人也從此走上一條藝術之路。
轉型
當房東+開畫廊
看著近400平米的新房,靳東升和妻子想“干點啥”。他們的第一個房客、畫家李倫在房子里轉悠一圈說,空這么大地方,你們幫我掛畫賣吧。
就這么開始了?!八囆g是個圈子?!苯鶘|升說,來的人多是藝術家帶來的朋友,很快就有更多人把畫放在這,賣出去了再和靳東升分成。
靳東升明白,在藝術上他和妻子是外行。他們沒事就到美術館轉悠,找藝術家聊。2005年,他們辦了營業執照,本地第一家農民開的畫廊“韓燕畫廊”正式開張。
2006年,宋莊被評為北京市十大文化產業聚集區之一,迎來了新一輪藝術家進駐。同時,隨著早期藝術家陸續在國際上獲獎,宋莊演變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知名度的藝術家聚集地。村民每年出租房屋的收入可以達到5萬至7萬元。
趕上了好時候,畫廊的生意也越來越好。靳東升說,生意好的時候,他的畫廊成交量多一些,正常一年成交一兩筆,每一筆可能一幅,也經常有十幾幅畫一套的。最近畫廊里展示的,就是有客戶預訂,他找畫家畫的一套“二十四孝”。
如今,宋莊現有畫廊、藝術機構近百家,大型藝術館14家,大部分都集中在小堡村。
追求
想幫百名畫家開瓷器展
開了畫廊,靳東升不再想著怎么能賺錢,反而老想著做點“藝術”的事。2006年,靳東升去了趟景德鎮,帶回來一個想法?!八吻f有那么多藝術家,如果能讓他們把作品畫在瓷器上,再把瓷器賣出去,既能幫助宋莊窮困的藝術家,也能讓藝術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那有多好?!苯鶘|升夫妻倆抱著這樣的心愿,從景德鎮請了師傅,建了一個窯廠。然而,北京的氣候和景德鎮差別太大,經常一窯燒出來,一個好的都沒有,不是變形就是炸了。
窯燒了一年,出的成品卻沒幾個。兩人攢的十幾萬積蓄,很快就“燒”完了。眼看還有幾天就過年了,韓燕手里只剩三十塊錢。過了幾天,他們自己燒制,與藝術家合作的一個瓷瓶賣了5萬塊錢,算是渡過難關。
“老天餓不死瞎家雀兒”,靳東升說,我們就是從窮日子里過來的,一無所有又能怎么樣,人還是要追求自己的興趣。2007年,由于資金問題,窯廠關閉?,F在,靳東升會接一些瓷器的訂單,與別的窯廠合作。他的愿望是能在宋莊找100個藝術家,每人出一個作品畫在瓷瓶上,最后辦“宋莊百人瓷器展”。
展望
開展國際業務走向世界
畫家周相春來宋莊已經有16年,眼見著宋莊一點點變化?!伴_始來的時候,這和普通農村一樣?!睅谖萃?,一輛公交車都沒有,也找不到飯館,徐宋路旁邊以前是鑄造廠,經過就得沾一身黑灰。后來,村民們改造了房屋,現在的生活區家家都是高墻大院,出現了很多特色餐館,修起水泥路、建公交線路。走在街上,有時還能聽到傳出的“淘寶拍”叫價聲,從2塊錢到幾千塊,很多村民去“撿漏”。
東面臨湖的荒地現在建成了新的藝術區,展館所在的國防藝術區,以前只是個小山包,現在很多藝術家進駐成立了展館和工作室。
小堡村村委會委員李學來介紹,現在村民有1367人,外來藝術家有5000多人,幾乎家家都有藝術家居住。每天有近1萬游客來參觀,每年小堡村創造近2億的藝術品交易額。
目前,宋莊已連續兩年舉辦“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交易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游客來到這里。靳東升的畫廊,也陸續開展起國際業務,不僅接待來自國外的游客和收藏家,也為海外藝術家舉辦展覽。
宋莊鎮政府也制定了“世界藝術名鎮”的發展方向,一方面加強國際藝術合作,同時,也加緊與淘寶網等合作,推動平價藝術品交易。
聽著手機里播放的女兒彈奏古箏的樂音,靳東升說,他慶幸當初的選擇。藝術改變了宋莊,也改變了宋莊人。以前沒聽說過農民的孩子學藝術,現在,村里已有好幾個農民的孩子考上中央美院。
“我還是農民,懂藝術的農民”,除了經營好自家畫廊,靳東升還有更遠的夢想。他想辦更大、更有特色的展覽,希望宋莊的藝術能走進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