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甘肅省考古發現漢代郵驛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9
      從甘肅省考古所獲悉,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的研究近日又有新發現,經專家考證認定,該遺址是目前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漢代郵驛機構,也是考古發現中的第一個相當于郵政局的遺址,由此出土的一封帛書也成為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個人書信文物。
      甘肅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與安西縣之間的交界處,為兩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漢、晉、清三個時代的烽燧遺址。漢代懸泉置遺址由塢院、馬廄、房屋及其附屬建筑構成。當時這一遺址的發現被國家文物局評為20世紀90年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并列為國家重點研究科研項目。

      據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雙全介紹,敦煌漢代懸泉置遺址是1987年被發現的,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對敦煌甜水井附近的遺址進行了全面清理和發掘,弄清了遺址的建筑布局和結構以及遺址的性質與作用,并獲得了以簡帛文書為主的大量文物,其中有簡牘、帛書、紙片、墻壁題記等。1993年,專家開始進行遺址整理工作,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簡牘文書的記錄、文字考釋、照片拍攝等工作。通過研究考證,專家們于近期初步得出新認識。

      何雙全指出,懸泉置遺址出土的2300余枚工懸泉漢簡,主要包括了郵置、郵書、信札等,其中有大量以“懸泉置”為名的文件,此中相當一部分被稱作“懸泉置以亭行”,有懸泉置吏馬馳行和各種使用傳車、傳馬以及接待過往各種人物的記錄,這些記錄都與文獻相印證,由此可認定,懸泉置是建立在我國河西走廊要道上的一處集傳遞郵件、傳達命令、接待賓客為一體的綜合結構。何雙全說,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還沒有出現過類似的遺址,所以專家們認為懸泉置應為我國最早的郵驛機構。

      此外,專家們還在懸泉置遺址中發現了一封長18厘米、寬8厘米的個人信箋。信中除問候祝福語外,寫有訴說邊塞辛苦的內容和請友人從內地代為買物寄到敦煌的日常小事。經考證認定,這封帛書信箋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個人書信文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