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為傳統唐卡正名 地方標準出臺在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2-09]
拉薩2月6日電 (記者 唐朝楊)近年來,“唐卡熱”日趨升溫,但唐卡市場魚龍混雜,作品良莠不齊。記者6日從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獲悉,《西藏傳統手繪唐卡地方標準》制定工作已正式啟動,將于年內出臺。
唐卡是用彩緞裝裱后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西藏是唐卡藝術的發源地,以勉唐、勉薩、欽孜、噶瑪噶赤等流派為主。
2014年第四屆西藏唐卡藝術博覽會上,西藏唐卡地方標準的制定被提上議程,并成立了專家研討會,來自西藏區內外的唐卡專家從唐卡藝術的歷史沿革、制作工藝、顏料使用及市場化路徑等多個角度提出了大量建議。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副處長羅布次仁介紹,目前,該標準已進入初稿起草階段,隨后他們還將到西藏各地區開展調研,對各畫派唐卡所使用的布料、顏料進行考察檢測,同時還要走訪唐卡的生產企業及銷售市場,了解目前的生產及銷售情況。
“它會明確設置最低門檻,指明什么樣的唐卡才算是西藏傳統手繪唐卡?!绷_布次仁說,《西藏傳統手繪唐卡地方標準》只是一個總則性的標準,只是從工藝、文化的角度對傳統手繪唐卡的健康發展進行監督引導,“唐卡的價格依然由市場決定,不過度干預,也不放任自流,便是這部標準的態度?!?br/>
羅布次仁表示,制定這部標準的主要目的是為西藏唐卡正名,繼而保護、傳承、發展好西藏傳統唐卡藝術。
羅布次仁透露,除《西藏傳統手繪唐卡地方標準》外,西藏唐卡等級標準和唐卡鑒定專家委員會也在醞釀過程中。(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