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查獲文物為廈博重要館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9]
《新華網》廈門電(記者余瑛瑞):今天上午,在一個簡短的移交儀式上,廈門海關向廈門博物館移交了一批查獲歷史文物,包括宋、明、清和民國的白釉罐、青釉大盤、青釉三足爐、墨地三彩梅花紋盤、青花松樹馬紋盤等28件文物和 5件動物標本。
廈門海關副關長金明豐在移交儀式上說,目前海關還有3000多件查獲文物尚在清理中,日后也將移交給廈門市博物館。
據現場參加移交的廈門市文化局有關人士介紹,廈門海關已先后多次向廈門博物館移交查獲物品,目前移交的查獲物品已占全部館藏的十分之一以上,1990年前移交的一批價值較高的漢代綠釉陶已成為館藏珍品。
閩南地區自古以來盛產石材和石雕,經常有走私者偷運石雕出境,廈門海關1994年和1997年先后兩次移交龍柱、石獅、石馬、石羊和雕鑿精美的建筑構件等歷代石雕作品逾千件,廈門博物館為此在館內專門開辟了一個占地面積達1600 平方米的大型露天古代石雕展,展品價值和規模均屬國內罕見。
廈門博物館座落在風光秀麗的鼓浪嶼上,館址為紅色園頂的八卦樓,建造于1907年,是鼓浪嶼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