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規模水彩藝術展亮相中國美術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1-26]
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月23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建立在中國水彩藝術發展歷程研究上最大規模的水彩藝術展,300多位藝術家的近700件優秀作品匯聚一堂,100多件珍貴文獻檔案同時亮相,展示了百年來中國水彩藝術的歷史和成就。
水彩是美術創作重要的類型之一,從1715年傳教士來華教授西畫算起,水彩畫傳入中國至今正好是三百年歷史,而尤以近百年來的中國水彩藝術最具清晰而獨特的發展脈絡,并對近現代中國美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展覽以五個篇章呈現百年水彩藝術發展的歷史脈絡,第一部分“西學來潮”是展覽的引篇,展出清末至1920年代水彩傳入中國、萌芽生長的面貌和特點。第二部分“本土自覺”展出1930-1948年間的創作,主要探討在中西文化直面交鋒以及民族危難困苦之際,水彩畫家們自覺地將水彩創作與本土現實結合起來,在主題上表現出關切現實的文化精神,在風格上透溢出變革創新的鋒芒,展現出的新的美學樣式。第三部分“新的氣象”展出1949至1978年間的創作,展示了新中國美術史中水彩畫卷的時代特征。第四部分“復興之旅”展出1979至1990年間的創作,展現了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水彩創作的復興以及在反映社會現實等方面煥發出的新的氣象。第五部分“多維視界”展出1991至今創作的作品,通過一批當代創作,展示在都市化、全球化不斷加快的當代文化境遇中,水彩藝術創作涌現出的新視野、新觀念、新形式。
以歷史敘事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展覽結構是此次展覽的展示特色。中國美術館圓廳的題為“大家風采”的個案展區是展覽的特別展區。展出了關廣志、李劍晨、潘思同、王肇民、陽太陽、古元、哈定七位畫家不同歷史時期的創作,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展示他們獨特的水彩藝術人生,分析他們對20世紀中國水彩藝術發展產生的影響。
同時,該展集中體現了三個方面的學術特色,其一,展覽第一次以中國水彩藝術的百年歷史為重點,以各個時期的水彩代表作品為主要展示內容,結合相關文獻檔案資料,呈現百年來中國水彩藝術發展的歷史。其二,展覽將百年水彩藝術置放在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乃至中國社會發展的大歷史背景中,揭示不同時期水彩創作的特點,探討水彩藝術對近現代中國美術的影響以及面對中與西、古與今等問題水彩畫家所作出的探索實踐。其三,展覽注重隱藏的美術歷史的挖掘。在過往的歲月中,一大批畫家的藝術成就和創造被埋沒在歷史深處,遮蔽了他們本原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地位,水彩畫歷史也同樣面臨此種境遇。鑒于這種現狀,此次展覽通過深入挖掘,征集到一批此前從未公開展出過的作品,其中既有許多大師名家之作首次亮相,也有許多精彩史料第一次進入展覽。
據悉,此次展覽同時也是為即將在青島成立的中國(青島)水彩博物館奠立學術基礎,展覽將持續到2月8日,展覽結束后將巡回至青島美術館展出。(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