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廣東藝術品市場趨理性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1-20
    廣東藝術市場理性消費表現在買家有現錢才會買,拍場上量力而行,拍后不會拖欠款項或拒付款。

      藝術品市場膨脹的時候,“雞犬升天”,什么畫家、拍賣行都通通跟著上,享受井噴式的行情。這也讓我們看到,拍賣行業的門檻確實不高、成本相對較低。但是這種行情畢竟是短暫的,受宏觀形勢的影響,藝術品市場的問題提前暴露,首當其沖的就是北方市場。

      北方不少藝術品經營機構熱衷于捧畫家、玩炒作,具有較強的投機性,擅長用較低的成本結合強大的宣傳來操縱市場,以此享受大的回報。有的畫家因此成為明星、“概念股”,急于生前就要做“大師”。

      相對來說,廣東市場倒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只是市場確實變清淡了,交投不再瘋狂。

      廣東藝術市場理性消費表現在買家有現錢才會買,拍場上量力而行,拍后不會拖欠款項或拒付款。而北方有的拍賣行就被“三角債”拖累,買家這邊還沒付款,東西已送到那邊去拍,對市場殺傷力很大。盡管很多人說廣東市場盤子不大,但是正因為這種理性,市場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廣東的畫家,不排除有一些在之前的熱潮中出現心理“不平衡”的,但是從目前市場看,絕大部分還是守住了底線,把重心放在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從各家拍賣行的秋拍情況看,當代嶺南的專題和專場拍賣成交情況還是在市場能夠認同的范圍內。廣東的畫家隊伍還是處于有序的狀態,求同存異,比如楊之光老師熱衷于公益,梳理自己的作品;而林墉老師沉浸于自己的“晚年變法”。

      廣東的拍賣行自成一格,即使在市場最熱的時候也沒有出現爭創億元的“熱鬧”。自從商會成立后,廣東的主要拍賣行更為自律,相互約束、互相監督,有爭議的拍品、現象基本不見,盡管成交沒有像之前那么激烈,但也出現了一些小高潮和小驚喜。在目前的形勢下,由于買方群體有所改變,不能再采取以前那種賣名氣、賣頭銜、賣通俗拍品、賣“光環”的策略,而是要推出有主題性、學術性的拍品。

      目前,行家是市場中比較成熟的群體,而當下的行情對他們來說確實是買東西的時候。但是大部分行家財力有限,還是應當有選擇地買,量力而行,選擇標準的、沒有爭議的,沒有被邊緣化的藏品。

      2014年這一波“冷空氣”來得太急了,上半年表現還不錯,下半年資金突然告急,市場有點措手不及。而2015年是有準備的一年,市場應該不會太令人悲觀。而且,新進場的企業家“胃口”不錯,通常三五人成立一個“小基金”,成為支撐市場的新生力量。拍賣行業在自我調整,尋找一條更合適的道路。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