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四年無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4]
昨天中午,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等10項發現金榜題名。我省唯一列入候選名單的秦始皇陵園陪葬坑沒有入選。省有關人士表示,評選有失公允。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于1991年,由國家文物局領導,中國文物報社主辦,迄今已連續舉行了12年。我省的咸陽沙河橋遺址、陽陵南區叢葬坑、隋唐灞橋遺址、洛南舊石器遺址等四項在評選開始的早幾年相繼入選。但1998年以來,陜西就與“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無緣了,我省先后選送的漢陽陵帝陵叢葬坑、扶風周原云塘、西安北周安伽墓等紛紛“落馬”。
據悉,入選2001年度的十大考古新發現,浙江就四處,其中杭州市就占了三處。一位終審專家組的成員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昨早的終評會爭議很大,所入選的不見得都合格。他表示,入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陜西沒評上很可惜。
陜西地下文物之豐富、品級之高為全國公認,但連續幾年被剃“光頭”有點反常。省考古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說,我省咸陽沙河橋、陽陵南區叢葬坑當年根本就沒有申報,但都入選了,現在卻是連續申報連續落選,其中緣由耐人尋味。據了解,此次參評,文物大省河南共選送了5項,一項入選。據參與發掘的專家介紹,入選的那項并不是最重要的。
考古界一位知名專家表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對中國的考古事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發展到今天,評選過程亟待規范和透明。本報記者秦子
華商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