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不躁 潛心收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15]
近年來, 收藏市場異?;鸨?除了收藏愛好者不斷增加外,更多的卻是一些對古董文物一竅不通或略懂皮毛的人懷著“撿漏”心理沖進市場造成的。每天都有不少“淘寶”的人希望自己花幾十上百元買來的東西,能一轉手就成為數十萬上百萬元的寶物。
所謂“撿漏”—講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有人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很值錢的古玩或藏品,而賣家卻往往是不知情的。對收藏愛好者來說,能在多如牛毛的偽劣藏品里撿漏一件價值頗高的東西可謂是天大的樂事。但撿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具備過人的膽識和超強的眼力才可能企及。初涉收藏圈的人應該要用平和的心態來玩收藏,不盲目迷戀各種“撿漏”故事,因為這樣的故事大多是誘人上當的?;耸畮兹f元甚至是幾十萬元攢了一屋子假貨的大有人在。一位瓷器鑒定專家說,他參加了多次民間鑒寶活動,很多人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為多數愛好者的藏品都是假的。在某省會城市,文物專家義務為群眾鑒定藏品,前往鑒定者排起長龍,最后專家稱,95%以上都是贗品,可見民間投資之熱和盲目收藏之甚。
收藏愛好者初涉古玩市場時要摒棄“一夜暴富”的心理,認真學習收藏知識,時刻牢記“三多一少”,即多看、多聽、多聊、少買。使自己的鑒賞水平在不斷的收藏實踐中得到一定的積累和提高,然后漸漸向投資發展。
古玩文物范圍廣、種類多,應根據個人愛好先選擇兩至三個類別作為收藏主體,集中精力研究相關知識,讓收藏少些浮躁,逐步成為一個具有超前的、不同于常人觀念,能夠較準確地判斷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的人,從而買入具有升值潛力的藏品。這種投資體現在購入一些“冷名頭”的作品,或是一些有升值潛力的中青年畫家作品?!袄涿^”是指歷史上一些知名的畫家,這些畫家尚未被市場包裝炒作或者其他緣故,目前價位還不高,但遠期的升值空間卻十分巨大。搞收藏的獲利機會其實還是不少的,古玩界一直存在某一個時期的藏品偏好及不同時期和地域帶來的價格差別。以書畫為例,如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等在中國乃至海外都公認的大家,他們的作品被稱為“硬通貨”,圈內行情十分堅挺。而一些省、市地方上的名家的作品,則存在地域性的影響,在本地更容易受到追捧也更容易變現,這就是地域性的價格差別,初涉收藏圈的人要注意這些現象;以瓷器為例,按常規,窯口產地瓷價格相對低些,比如景德鎮的宋代影青普通碗盤(不是湖田窯),每件就數百元左右,而在北方則可以賣到上千元,品相稍好的可達到二三千元。又比如,現在江蘇、浙江、江西一帶藏家看好淺絳彩瓷,有人便到西北、東北等地淘貨,拿到南方來銷售,扣除差旅費用,獲利仍較為可觀。對收藏愛好者來說,這樣的投資才是正道。
最后需提醒的是,收藏投資一定要注意規避風險。古玩市場上假貨、贗品混跡其間,一不小心就會走眼上當。所以,除了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外,開始以小件精品入手比較穩妥,不至于遭受較大損失。等自己具備了相當的鑒賞能力后,遇到物有所值的好東西,就要舍得花一定的代價買入,否則將錯失精品,喪失盈利的機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