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中國文化中心”勢在必行——用形象識別為中國文化包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4]
人類邁進21世紀,世界越來越快地步入了信息時代。各種媒體甚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資訊。各行各業,尤其是工商企業界,都已經或正在考慮建立自己的形象識別系統。
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 tem)的含義是:利用整體表達體系尤其是視覺表達系統,將企業文化與經營理念統一設計,傳達給企業內部與公眾,使其對企業產生一致的認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業形象,最終擴大企業產品和服務在社會中的影響。隨著國人品牌意識的逐漸增強,中國的企業中也誕生了諸如海爾兄弟、藍色聯想、中央電視臺等深入人心的企業形象。而在文化領域,著名品牌卻不多見,無法形成鮮明的亮點,從而缺乏視覺上的延續性。
中國即將在全世界建立多個文化中心,似可抓住這個機會,系統全面地整合中國文化中心、國內及駐外使領館的文化交流和外宣力量,建立統一的形象識別系統,為我文化活動進行全面包裝。
視覺識別設計是整個CIS系統中最具傳播力和感激力,最容易被公眾接受的,具有重要意義。視覺識別(VI)設計的基本要素含標志、標準色、標準字以及標志和標準字的組合,可應用于辦公用品,包括信封信紙、名片徽章、資料袋、請柬等等,以及員工制服、領帶、領帶夾、胸卡、禮品、包裝紙、展品、印刷品以至建筑造型。我們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的視覺形象的設計要求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一看就知道是中國的。
一個好的形象,最重要的莫過于名稱,對我全球文化中心冠以一個統一的名稱,是再必要不過了。是否采用“中國文化中心”的名字,值得商榷。在德國就已經有一家公司在用“中國文化中心”的名稱進行招商,在巴基斯坦也曾有華僑用這個名稱開設錄像租賃店和翻譯社?,F在世界上有多少注冊過并在當地擁有合法商標的“中國文化中心”不得而知。而名稱一旦被搶注,便很難用法律手段討回。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另起爐灶,為我文化中心重新設計名稱,并迅速在各國注冊,以保護合法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同時,中心的各種外文名稱也要規范。一旦確定名稱,就可請專業公司設計一整套VI系統,包括標準字、標準色、標志等,供中心使用。
該視覺識別系統也可應用于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團組和有中國參與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出訪來訪團組的節目單、團組介紹、廣告宣傳、舞臺布置,不妨采用該系統進行設計??梢哉f,這套VI系統的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各種宣傳材料都可以成為它的舞臺,工作人員交際用的名片、信封、信箋等可以援用,禮品、小紀念品也可以加注其標識??傊?,只要是受眾的視覺能夠到達的地方,都有它的容身之地。
經過整體包裝的文化交流活動,在視覺上有了統一的形象,對各國受眾的吸引力會大大增強。在同一國的各項活動中具有延續性和整體性,受眾的認同感也將相應增加。
?。▉碜裕褐袊幕瘓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