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關向文物局移交1600百余件罰沒文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10]
(記者陳惟 通訊員黃尚尚)在國務院命名上海為歷史文化名城28周年紀念日之際,上海海關昨天將近年來查獲的1600余件走私罰沒文物正式移交上海市文物局,并由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今后,上海海關與上海市文物局將通過常態化合作,聯手讓海關罰沒文物得到更專業的保護。
此次移交的罰沒文物綿延十幾個朝代,遠至西周、春秋、戰國時期,近至清朝、民國時期,以陶瓷、青綠釉類為主,包括歷代錢幣、原始青瓷、漢唐銅鏡、宋元陶瓷和明清石雕,其中宋代龍泉窯青釉菊瓣碗、清早期大型石雕等文物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這些罰沒文物涉及案件40宗,其中,旅客進出境攜帶和國際郵遞是文物的主要走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在洋山港出口貨物中查獲的兩個做工精致的清代早期大型石雕門枕石,是上海海關在貨運貿易渠道查獲的首起文物走私案件。
專家表示,此次移交工作開創了海關罰沒文物大規模移交文物局的先例,將使罰沒文物得到更專業、更有價值的保護,也能更好發揮這些文物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對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和利用意義重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