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新繹之星”青年扶持計劃優秀作品展亮相今日美術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2-08]
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應妮)同行同至——第一屆“新繹之星”青年扶持計劃優秀作品展5日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將國內主要美術學院中年輕人的創作面貌加以集中呈現,為年輕藝術家們提供一個結伴“同行”的平臺。展覽挑選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年輕藝術家參展,以系譜學的方式將作品劃分為以下六個板塊:藝術語言、個體視角、傳統轉譯、社會指涉、時空表達與人文居所。
在自我探尋的基礎上,展覽的很多作品也體現了藝術家對于當代社會的思考與關注。鄭力的《淺淺的睡眠》勾畫了一個孩子生動的面部表情,嘗試連結“可見的視覺性與某種私密的情緒”。黃坤熊認為城市的擴張代表著人的欲望的膨脹,他的《灰色的城市》用“不斷重復的現代建筑作為畫面的載體,在看似重復相同的結構里尋找一種變化,而又在這種無序變化里追求一種平衡,通過強烈形式感的圖像來傳達當下人與人,人與物直接的一種‘冷酷’感”。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表示,藝術的生態多元而精彩,但學習藝術的很多年輕人畢業后不得不面臨畢業即是失業的現實,他們不得不轉行從事實業設計,或為維持生計而成為考前培訓老師。正是出于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今日美術館推出這樣一個公益項目?!捌鋵嵨蚁胝f的是,社會環境對于青年藝術家扶持和支持,更深層次要求青年藝術家的執著要帶有更堅實、更具體的輪廓。如何堅持、更為獨立而深刻,成為青年藝術家創作和思維的一個重要問題?!?
策展人尹丹說,通過展覽將國內主要美術學院中年輕人的創作面貌加以呈現,也為年輕藝術家們提供一個結伴“同行”的平臺。此次展覽挑出中央美院、四川美院、魯迅美院與天津美院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較為優秀的畢業學生與出色的青年教師參加,基本上可以呈現當前中國美術學院年輕人的整體創作面貌。
在她看來,中國的美術學院之前習慣于一元化的蘇派教學體系,自1980年代以來在多重價值體系中困難前行。學院教育盡管問題不少,但幸運的是那種“反學院化”的價值觀已經被接受。本次展覽無疑具有多元化的作品面貌,它們體現出經驗的多維度與精神訴求的差異性,也表征出如今年輕一代生存境遇的多樣化?!皬娜脒x作品來看,年輕人已經不太愿意去追隨那些潮流化的批評話語,更愿意以個體化視角來審視當代社會生活,更愿意在敘事語法上多下工夫?!?br/>
展覽將持續到12月16日。(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