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萬松書院考卷在杭州面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4]
本報杭州訊 距今160多年前的清代萬松書院的考卷是什么樣子?筆者今天有幸在杭州市園文局鳳凰山管理處一睹其“芳容”。
這份一米多長的考卷紙張很薄,因年代久遠,考卷已泛黃??季砩系拿P字十分工整漂亮,近千字的文章無一涂改之處??季淼撵轫撋仙w有“敷文書院監院鈐記”的印章,并印有“敷文書院”、“肄業”、“生員”、“特等第卅一名”等字樣??季淼淖髡呤侨f松書院(當時名為“敷文書院”)一名優秀的學生———蕭山人來金鑒。查閱蕭山《來氏族譜》可知,來金鑒為“道光甲辰(1844年)經魁(清代科舉以五經取士,每經均取第一名為‘經魁’)”。來金鑒做這張考卷時只有十五六歲,但他在卷中“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一文,闡述了自己的道德觀,論述深邃精當,且帶有濃厚的儒學色彩。由此可見,作為當時浙江最高學府的萬松書院,教學水平之高的確名不虛傳。
這份古老的考卷是杭州市的收藏愛好者丁云川老人今天剛捐贈給鳳凰山管理處的,他同時還捐贈了《來氏族譜》。丁云川去年曾向鳳凰山管理處捐贈了線裝古書《敷文書院志略》。他還打算在近期將抗戰時期程氵育編的《于肅公(即于謙)傳》一書和1929年的《西湖博覽會必攜》分別捐獻給于謙祠和杭州歷史博物館。
正在重建的萬松書院將于今年10月1日建成開放,屆時,這份古老的考卷以及其他相關物品將被陳列展出。記者 李建 通訊員 俞宸亭 浙江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