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書畫大家薈聚浙江浦江 飽蘸清江水秉筆書畫饕餮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1-30]
金華11月28日電(奚金燕)一個人口僅為38萬的山水小縣,卻接連涌現出了255位在中國書畫史上頗具影響力的書畫名家,這不得不讓人稱奇。28日,第七屆中國書畫節在浙江浦江開幕,國畫大師吳山明、新浙派人物畫奠基人方增先等百余位書畫大家齊聚在“書畫興盛地”,感受著“江南第一家”的流風余韻,秉筆為世人奉上了一場書畫“饕餮”。
浦江地處浙中,秀麗山川和純樸民風孕育了眾多文學之士,尤以書畫家為盛。自宋迄清,有文字記載的書畫家就達250余人,柳貫、宋濂父子、東皋心越等各領一時風騷,民國以來更是涌現出了張書旂、張振鐸、張世簡和吳茀之、吳山明“三張兩吳”等著名國畫家……一個人口僅為38萬的山水小縣,居然接連涌現出了如此眾多書畫大家,這在國內堪稱一奇。
建國以來,浦江更是畫風日盛,三代喜書、四代善畫、兄弟同書、夫妻共畫的很常見,許多浦江百姓扛起鋤頭是農民,放下鋤頭能寫詩,甚至還有許多“書畫家族”和“書畫村”。然而跨入工業文明時代后,浦江卻因水晶污染而一度蒙塵納垢,使書畫之風大打折扣。隨著“五水共治”攻堅戰第一槍的打響,如今的浦江又恢復了昔日的山水清暉、詩意盎然。
11月28日,中國·浦江第七屆書畫節在浦江縣仙華文景園開幕?!按驋吒蓛粑葑釉僬埧汀?,在一片丹山黛水之中,百名書畫大家、千名書畫商、萬名書畫愛好者齊聚于此,雅俗共賞,共享一場書畫饕餮。其中,國畫大師吳山明親自攜帶作品回浦江“探親”,畫家方增先還帶來了價值近400萬元的獨創碑刻前來展示。
步入“萬年浦江”書畫作品展,一股原汁原味的中國畫氣息撲面而來。在現場,記者注意到,一幅名為《高山仰之》的水墨畫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賞,畫面涂抹了大面積的黑色,只留出了微少留白,似高山流水的痕跡,又似林木之間的空隙,就在眾人猜測不止的時候,一位“內行”人士揭開了謎底:原來這正是夜深之時,站在浦江山上眺望大地的畫面。浦江大開大合的山水風光在畫家的筆下更顯靈動獨特,高山仰之,不由讓人心向往之。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陳琪是一名從浦江大山里走出來的“游子”,他告訴記者,離鄉三十多年了,平時一直惦記著卻很少有機會回來看看,這次能夠借書畫節回來“探親”,滿足之余,更替浦江水環境和人文環境的改變感到高興。
近年來,浦江書畫文化以及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如果說傳統文化是孕育浦江書畫的“黑土壤”,那么近十多年來,浦江縣委、縣政府實施建設的文化大縣戰略,可以說是推動浦江書畫開啟新畫卷的強大動力源。
從1995年開始,浦江縣政府每3年舉辦一次書畫節,每屆書畫節都有數以萬計來自國內各地的書畫家、文化界知名人士和外地客商齊聚浦江,擦亮了浦江“中國書畫之鄉”的金名片。從1994年開始,浦江縣相繼興建了吳茀之紀念館、方增先碑刻院、山明美術院、浦江美術館等書畫場館,吸引了一大批浦江籍書畫大家落戶尋根。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為促進書畫文化與經濟融合,浦江著力發展商品畫市場,依托書畫特色村、職技校美工班、書畫協會等創作力理和義烏市場優勢,培育了多個油畫(行畫)產業基地,并于1995年建起書畫一條街??梢哉f,在浦江,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名家作品”。
據統計,浦江縣擁有文化書畫產業經營戶四五百家、從業人員超萬人,年產值逾5億元,形成了以印刷、書畫、文化娛樂和互聯網服務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其中書畫產業板塊最耀眼,成為了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據了解,11月28日至12月4日期間,書畫節期間,浦江還將舉行“萬年浦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同筑中國夢、共繪浦江韻”中國文聯中國美協“送歡樂、下基層”浦江行名家采風作品展、書畫展銷周、名家書畫拍賣會及方增先、吳山明等名家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動。(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