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拍賣舉辦“天水遺珍”國際古籍學術研討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0-16]
上海10月15日電?。R駿)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兩部中土久佚的宋代典籍孤品——宋浙刊單經本《妙法蓮華經入注》、宋拓連環畫《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參問變相經》回歸,引發學界、藏界廣泛關注。中外古籍專家15日聚會,就即將于年末亮相西泠拍場的這兩部古籍的文物、文獻、藝術價值進行深入探討。
此部最大規模的宋版“經王”——《妙法蓮華經入注》,卷帙完整,經日本頂級財團收藏并展覽,躲過戰火之災,終于復歸故土。整10厚冊,30余萬字,主要內容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法,采用的是生動的譬喻手法,宣講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的教理。這部經書第一次將經文和注解合刊在一起,也是為了便于初習者閱讀和理解。當時經書的刊刻依靠請愿施財,根據書中記載,捐施人數達到110余人。
國家圖書館研究員李致忠表示,此部《妙法蓮華經入注》的刊刻時間在北宋末年是完全有可能的。該書主要由杭州地區的刻工以精美顏體刊刻而成,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先行表示,像這樣正宗的顏體字,在現存宋代浙刻佛經中,頗為稀見。
另一部宋拓《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參問變相經》講述的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傳說善財童子出生時,家中涌現許多奇珍異寶,不過童子卻看破紅塵,在文殊菩薩的指示下,一路參訪了53位善知識,最終得道。
作為現存最早的、唯一的宋代連環畫拓本,也是現存最早的善財童子連環版畫,此書還呈現出豐富的宋代風俗場景,更有充滿想象力的“刀山火?!钡摹按髨雒妗?。在表現祥云、佛光時,以淡墨擦拓,其余部分則用以烏金拓法,產生出豐富的層次感,是現存最早的濃淡相間拓實物。拓本背部以雙層北宋《崇寧藏》殘經作襯可謂豪華之至?! ∵@部《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參問變相經》采用56頁宋版經作襯,相較2014西泠春拍中以人民幣78.2萬成交的一部北宋崇寧藏《佛說罵意經》(折合每頁的價格超過1萬),其成交價可期?! ∑樟炙诡D大學教授艾思仁(J.S.Edgren)表示,這兩部書在中國印刷史、圖書史上都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