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馬家窯文化時隔90年將有新發現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0-08]
定西10月7日電(記者宋喜群、呂慎)日前,記者來到位于甘肅定西臨洮的馬家窯遺址考古發掘現場,10個探方均已挖掘到文化層。據主持發掘工作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新偉介紹,預計到11月這里將有最新考古發現。
1924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在馬家窯遺址發現了大量彩陶片和完整無損的彩陶器。此后,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專家顧頡剛、裴文中、夏鼐等專程到馬家窯遺址進行實地考察。1949年,夏鼐正式提出“馬家窯文化”的命名。馬家窯文化彩陶十分發達,紋飾優美,器形完備,各個不同文化類型遺址中都有大量的彩陶出現,彩陶占出土陶器的20%~50%,有的高達80%以上。馬家窯遺址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今年9月17日起,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考古工作隊開始對馬家窯遺址進行大規模挖掘,這也是90年后的第一次。記者在現場看到,出土的彩色陶片上,有的繪制密集的黑紅相間的平行線,有的則是紅色的旋渦線,據介紹,這些都是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標志性圖案。預計在未來兩個月,這里將不斷有新的發現,本報也將持續關注發掘進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