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儒學是傳統文化的核心 與“三個倡導”和諧統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10-03
    今年是孔子誕辰的2565周年,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詮釋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內涵與意義,在孔子誕辰之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社會工作局委托搜狐網舉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上行:孔子誕辰網絡文化活動”,并對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思想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紀霖進行了專訪。

      許紀霖認為,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對于現下社會的意義在于引導公共倫理道德,建立公眾的心性秩序。這同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新概括的“三個倡導”和諧統一。

      儒家文明回應了人類社會的兩個秩序:社會政治秩序、人的心靈秩序即倫理道德秩序。后者涉及到人與宇宙、自然的關系,以及人的自我理解。社會運行必然有一套公共秩序,這包括法治和倫理道德。倫理道德是法治背后的一套價值標準,涉及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復興儒學可以補足現代文明無法完全回應的在公共倫理道德、個人信仰方面矛盾的短處,優化社會思想風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新概括中關于個人層面提倡的“愛國、誠信、敬業、友善”,實則同儒家學說的根本點的修身做人一脈相承。

      許紀霖表示,儒學是“由己之學”,卻絕非強調個人主義?!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是講由嚴己修身做起,從有道德的個人開始,最終發展成和諧統一的群體。儒學與自由也并不矛盾,現代社會提倡的自由,其核心是獨立自主的個人怎么形成平等的社會。這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也不謀而合,由此,提倡儒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更是相輔相成。

      同時,他也對現今儒家研究走向民間表示欣喜和贊同,認為儒家只有回歸民間,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本源。而現今部分學院派儒學者只埋頭研究儒家義理,不關注儒家在歷史當中的命運和實踐。他呼吁學者們應走出校園、書齋,走向民間,將儒家的義理和民間社會相結合,化為日常生活中倫理,從而使得儒學在最廣闊的土壤中再次煥發生機。

      在聊到自身期許時,許紀霖笑言,希望做思想史和歷史的學者,在注重學術研究的同時更加關注理論在歷史中的實踐,避免好義理指導出一個壞實踐現象的出現,從而為為復興儒學,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增磚添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