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90名文論巨匠聚福州研討 閩派文藝批評再續傳奇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9-29
    福州9月27日電 (林春茵)“2014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27日在福州舉行,近90位閩籍或在閩的文藝批評家、作家、文學界人士出席,共話“文藝批評的變革與創新”。

      該次論壇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中國作協《文藝報》和福建省文聯主辦,作為閩派文藝批評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高峰論壇,吸引了蔚為壯觀的“四代”閩派批評家,包括謝冕、張炯、童慶炳、孫紹振、張陵、王光明、南帆、陳曉明、吳子林、黃發有、謝有順等。舒婷、楊少衡、林那北、須一瓜、李師江等福建作家也悉數出席。

      “四世同堂”顯示了閩派批評不斷壯大的梯隊形成過程,他們中,謝冕、孫紹振曾在從上世紀被笑稱為“都是舒婷惹的禍”的“朦朧詩”辯論,開啟當代中國新詩潮,林興宅曾引領批評方法革新思潮,南帆曾兩獲魯迅文學獎、朱大可十年磨朱語、引領文化批評潮流。

      “閩派批評是一個傳奇,”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福建自古就是中國文化、審美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從上世界80年代至今,更對中國文學藝術思想發揮很大作用,無愧于王蒙曾將閩派與京派、海派并提,三分中國文論界天下,“回顧閩派走過的道路,對福建來說是一種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梳理了閩派批評的風格。他認為,在以劉再復為代表具有思想性和思想的高度,和以孫紹振為代表推崇藝術美學結構之外,閩派風格還在謝冕的激情優美、南帆的講究中“具有強烈的批評的文體意識?!?br/>
      “變革和創新”被與會名家們認為是直面中國文藝創作乃至中國文化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表示,“上世紀80年代文藝百廢待興,只有改變過去封閉的狀態,文藝才能向前走去?!?br/>
      如今面對已經變化的時代、已經變化的文學寫作現場和已經變化的寫作群體的構成,謝冕認為,在此間論述“變革與創新”,將成為本世紀文壇重要事件。

      福建師大教授孫紹振表示,福建的鄉土自戀、鄉土自豪是形成閩人的文化向心力的重要原因,“一如閩商的出現,福建不是文化中心,導致人才外流,而閩人的文化向心力卻構成了閩派批評的現象?!?br/>
      他認為,當代文學批評最大的威脅在于,文學批評脫離了文學本身,只套概念,無法用直接的語言原創性地準確概括文本的獨一性和不可重復性,只能隨時尚潮流的話語去漂浮。他期待閩派批評的重聚,有助于催發更多的“專業批評家”出現,推動中國文藝事業更好地發展。(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