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考古發掘清御用官窯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08]
《遼沈晚報》鞍山消息(特派鞍山記者王世海):今天,曾經興盛整個清代、遼寧省惟一一處御用官窯遺址——海城皇瓦窯的5 個窯和一個灰坑將全部挖掘完畢,遼寧省、鞍山市的考古人員也將來到位于海城市析木鎮缸窯嶺村的遺址現場,作進一步勘察。據初步了解,皇瓦窯對古建筑材料構件建筑史,沈陽故宮、清皇陵的研究等有重要價值,同時,該窯獨到的燒制秘方已經失傳,考古人員也希望尋找到失傳秘方。
鞍山市博物館介紹,皇瓦窯位于海城市東17.5公里析木鎮缸窯嶺村北山北坳,據記載,遼金時期至明末清初,此地為燒制民窯的侯家窯。17世紀初期,努爾哈赤在今天的遼陽市建造東京陵都城,侯家窯主人侯振舉到遼陽市推薦自己的窯制品,得到認可,受任為官,侯家窯從此成為官窯,專為皇家供應黃綠琉璃瓦。后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建故宮,侯家窯保證了供應。另外沈陽的清昭陵、福陵陵寢維修用的琉璃瓦也由該窯提供。而皇瓦窯自侯振舉到后代侯遷弼共14任,興盛清代近300 年。
今年夏天開始,考古人員對這個占地面積很大的遺址進行考古勘探和挖掘?,F已經挖掘出窯四個,灰坑一個,另有一些有價值的發現。另外,侯家皇瓦窯的后人仍在當地生活,并有宗譜流傳。今天,記者將和考古人員到遺址現場,并發回詳細報道。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