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書畫名家真跡 作品電子數據庫”啟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9-22]
(記者宋磊 通訊員司馬圣杰)電子顯微鏡對準書畫作品,不到1分鐘,便可知作品是真是假。14日上午,華中文交所啟動“湖北書畫名家真跡作品電子數據庫”,該數據庫采用電腦技術鑒定書畫,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華中文交所技術負責人朱春該演示了鑒定過程。將電子顯微鏡鏡頭瞄準被鑒定書畫的一個點,記錄數據,電腦進行比對分析,不足1分鐘,電腦屏上顯示鑒定結果:顏色、紋理、形狀三項匹配度100%。
朱春該表示,以往,藝術品電腦鑒定仍要靠人眼,科技手段只作為參考,且鑒定時間長,結果容易出現偏差。但湖北書畫名家真跡作品電子數據庫在識別技術上升級,通過更先進的電腦運算方式,最快能在20秒鐘內得出結論,鑒定準確率大大提高。
進入“湖北書畫名家真跡作品電子數據庫”的作品,先由圖像識別技術記錄書畫作品的特征,包括筆畫形狀、顏色、紙紋等,存儲在電腦中,并可隨時用于該書畫的再次鑒定?!霸跁?.6厘米見方的區域,電腦將進行500萬次分析,作為鑒定依據,幾乎能做到明察秋毫,且不受光源、環境色等因素影響”。
每件書畫都可用這種新方式鑒定嗎?朱春該坦言,不能,該數據庫還有局限。他表示,鑒定只限于在世藝術家作品和曾在該數據庫中留存記錄的作品,對于其他書畫作品,如已故藝術家作品,數據庫將無法判定真偽?!澳壳?,數據庫的最大功能是集中、鎖定經典書畫作品信息,防止書畫真跡在流通過程中被‘克隆’,保障藏家手中作品的唯一性”。
據悉,湖北書畫名家真跡作品電子數據庫由華中文交所自主創發,屬國內首創。目前,該數據庫已錄入60多名藝術家5000余幅作品,所有入庫作品配備唯一的電子編碼并提供鑒定證書。推廣階段,數據庫面向社會,免費提供查詢服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