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清初期精美市井圖卷驚現京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7
      兩卷各有12米長的古圖卷,一直被認為是《康熙南巡圖》的稿本,前不久經故宮的專家鑒定,意外發現是乾隆時期為其生母崇慶皇太后慶賀六十大壽時而繪的《崇慶皇太后萬壽盛典圖》。一次為拍賣品所做的鑒定讓文博界驚喜地發現:《萬壽圖》和《乾隆南巡圖》竟都有稿本存留人間。昨天,記者在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見到了這兩幅長卷。
      據華辰拍賣介紹,這四卷白描稿本的主人是以王石谷所繪的《康熙南巡圖稿》委托拍賣的,它們曾經是張大千的收藏,每卷的題簽不同,但引首均為鑒賞名家徐世昌所書的“王石谷畫康熙南巡圖稿”。

      然而,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卻看出了“破綻”———四卷稿本中兩卷畫得細致,人物、景致著墨較多,似乎是正圖之前的定稿;而另兩卷,則用筆粗放簡率,幾近于速寫,人物、馬匹等僅僅勾畫出個大概的輪廓和形狀,但下筆快捷、線條十分肯定;畫面中有的地方還留下了修改的痕跡,像是最初的原始圖稿。由此判斷,這四卷作品并非是一套的,而應當是分屬于兩組不同的作品。尤其是畫中的建筑物,如石橋、城墻等,已經帶有明顯的透視因素,這樣的畫法要晚于康熙時期。經過仔細的觀察,專家們發現了畫中某些地域特征或畫上極少的注明文字,最終確認,這四卷白描圖中,畫得比較粗放的兩卷是《乾隆南巡圖》的畫稿,另兩卷是《萬壽圖》的畫稿,都不是《康熙南巡圖》。

      昨天,記者看到“身份”發生戲劇性變化的這兩個高頭大卷,它們的畫面均為街景,繁華異常,人物眾多,畫中有許多戲臺、彩樓,其中一處還寫有“新街口小廟”等字樣。除了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畫面有不少細節描述了京城街頭的熱鬧娛樂景象,有溜冰車的、耍長鞭的、放風箏的……專家們就是根據畫面中嚴冬冰嬉的場景,最終確認它們是為乾隆皇帝的母親崇慶皇太后祝壽而畫的《萬壽圖》(皇太后的生日在陰歷十一月份)。據史料記載,皇太后六十、七十、八十大壽時,乾隆皇帝都為她舉行了隆重盛大的祝壽典禮。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太后六十大壽時,乾隆還特命內廷畫家繪制《崇慶皇太后萬壽盛典圖》。原畫應當有四卷,畫的是祝壽隊伍一行從清漪園(后來的頤和園)出發,一路回到慈寧宮,沿途的熱鬧場面。

      專家表示,辨明了這四卷稿本的內容,絲毫沒有降低它們的價值。據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聶崇正介紹,在繪制正圖前先畫草圖,是清宮作畫的慣例,即所謂的“稿本”。因為稿本一般都由畫家自己保存,不會入內府收藏,加之古代的收藏家們對于稿本不太重視,從目前存世的作品看,稿本反倒是比正圖還要稀少。像《康熙南巡圖》,正圖尚存有九卷,而稿本卻只有三卷;還有郎世寧《百駿圖》的稿本現存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再就是這四卷稿本了。在此之前,研究者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乾隆南巡圖》卷和《萬壽圖》卷也有稿本存留人間。特別是《萬壽圖》,對研究宮廷慶典、禮儀以及當時的民俗、民風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