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春節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8-31
    推動春節符號的征集活動,一方面是要宣傳春節文化,另一方面我們要把春節文化的傳承做得更好。通過一些經濟活動去集思廣益,使我們的春節文化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的符號文化,這對我們保護春節文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

      春節符號征集活動是一個工作量非常龐大的系統工作,這么豐富的文化,怎么來提煉這些符號,怎么樣通過藝術的表達來形成一個符號,怎么樣更進一步來推進春節文化的保護,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春節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符號,中國人拿什么標志作為符號,春節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因為春節文化在中國的文化里面,特別是在節日文化里面占了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是一種大文化,這種文化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傳統是非常深厚的,表現形式是非常多樣的,所以這種文化符號就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凝聚力的一個象征,這點我們大家在過春節的時候能夠充分體會到。

      無論是在我們國內,還是在國外,凡是有華人在的地方都要過春節。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這種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太深了。這種文化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是在幾千年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觀念。春節文化有她的主題,這個主題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是一種和平的、和諧的希望。我們生活在農業社會里面,農業的興旺發達對一個社會的發展太重要了,尤其在衣食住行的方面更為重要。所以在農業社會基礎上形成的這種觀念,給春節文化打上了一個非常深刻的烙印。

      過去我們在農業社會里面講究一個春祈秋報,春天的時候要祈禱,到了秋天就要報答。過去在農村里面,一般在秋天的時候,糧食豐收了要唱秋報,要請一臺大戲來演一演,這是表現對豐收的報答的一種心情。

      我們將春節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來講,特別是在國外的時候,一到春節就會想起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所以它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也起著很大的作用。

      春節文化里面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內容,包括了倫理和道德的方面。春節里很重要的一個就是祭祖、請神,這是兩個重要的方面。在除夕這一天,首先是要祭祖的。我們過去所謂的請神,第一個神就是祖先,把祖先請回家來一起過年,另外把其它神也一起請回家來過年。所以在春節文化里面就塑造了一個非常肅穆的氣氛,大家都有一種很虔敬的心理,沉浸在節日的文化里面。

      我們對環境的布置,除舊布新。為什么我們要大掃除,要除塵、要貼對聯、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吃年夜飯,這一系列地活動的里面都充滿了“文化符號”。所以說春節符號的征集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怎么樣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很好地保護起來。另外,我們可以從這些傳統文化里面,發現春節的元素,以及我們離不開的一些東西。我們把這些東西拿出來進行研究,從里面提煉出一些最能夠表現春節文化的元素,形成一種春節文化的符號,使春節能夠有一個很明顯的標志性的東西,這樣就可以通過春節符號把它具象化,大家看到這個符號就想起我們的春節來了。中華“春節符號”的征集活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對我們的年輕人來講,認識中國的春節文化在思想文化生活里面占了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在中國節日文化里面,春節是最大的一個文化。為什么說春節文化是一種大文化,大到什么程度,豐富到什么程度,這個需要我們親身來體驗。大家都能夠體會到我們春節的春運,為什么會有春運呢?什么使得大家千里迢迢,甚至不遠萬里趕回家來過年?這就是春節文化的感召力。

      大家創造這種文化,就是為了享受它。我們創造春節文化的目的,就是享受這種春節文化。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這種文化氛圍里面獲得自己的文化營養和精神補充。這種文化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人,特別是對小孩兒的影響,對年輕人的影響,甚至是對老年人的影響都很大。春節文化的教育意義是包含在每一個細節里面的,成人是這種文化的實踐者,因為成人已經從小接受了這種文化,那么反過來講,他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又在影響著下一代。所以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會斷代,不會戛然而止。

      年味兒淡了,沒意思了,這是近年來大家都在討論的事情。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可能我們所了解到的只是我們所體會到的一些事情。 如果從整體的春節文化來看,首先我們看到的是春運,不但我們有春運,韓國也有春運,日本把春節移到了元旦,但是春節的內容沒有變。春節變化比較大的是城市,農村的變化相對要小一些,所以過年如果要尋找年味兒的話,還是到農村去。但是無論怎么樣變化,我們的春節都是一種對家人的懷念,對祖先的懷念,對各種神靈的崇拜。年味兒淡了,是因為信仰缺失了,過去我們敬畏神靈,信仰祖先,現在這種信仰的觀念淡薄下來了,所以我們失去了這樣的一個精神支柱。

      春節文化里面有很多東西是我們需要繼承的,春節文化有很濃的道德、倫理的教化作用。一個人通過這種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修養,這叫修身。通過春節文化或其他的文化形式,可以把一個家庭治理得非常好,家和萬事興,這就叫齊家。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

      我們應該珍惜這種創作,珍惜這種傳統。不要因為變化丟掉傳統。今天我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從非物質文化遺產里面,提煉出許多元素來。這些元素能夠表達春節文化方面的含義和它形式上的特色,構成一種新的符號,用這樣一種方式,做一種標志,這樣使我們的春節文化在認識上更具象化。春節符號是一個工作量非常龐大的系統工作,這么豐富的文化,怎么來提煉這些符號,怎么樣通過藝術的表達來形成一個符號,怎么樣更進一步來推進春節文化的保護,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推動春節符號的征集活動,一方面是要宣傳春節文化,另一方面我們要把春節文化的傳承做得更好。通過一些經濟活動去集思廣益,使我們的春節文化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的符號文化,這對我們保護春節文化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活動。

      “年”的形成歷史,能追溯到很久遠。最早的時候,春節是和祭祀習俗聯系在一起的,這一年豐收了,首先要祭祀神靈。在春秋戰國的立法中,各個國家的立法不同,過年的日期也就不同,我們現在用的是夏歷。從漢代開始,是我們春節文化開始定型的一個時期。到了辛亥革命以后,用公元歷,本來我們的春節叫元旦,辛亥革命以后,把我們公元一月一號叫做元旦,把原來的元旦改為春節,春節就是這樣來的。

      這個年的寫法就是上面一個人,下面一個谷穗兒,這就是年。莊稼成熟一次叫一年,它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豐收了,我們就要去做一個祭祀。

      在這樣豐富的春節文化元素里面,怎么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又符合我們春節文化特點的元素來進行組合,這是一個難點??赡茉谖覀兊膽髡咧?,年輕人比較多。我希望有研究春節文化的學者和這些年輕的藝術家們相互溝通,提出一些理念上的東西,供這些設計者來參考。

      在這些藝術家里,要重視老藝術家,因為他們對年俗的理解是非常深厚的,同時他們又有非常深厚的藝術功底。怎么能使春節符號成為一種和諧的、舒服的,既有傳統又有現代的符號,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春節符號產生之后,可以形成一系列的產品,必須要推向市場,一定要使其走向生活。我們提煉出來的春節元素配合著春節符號,并形成系列產品。通過這些東西,普及我們的春節文化。通過這些文化產品,使春節文化深入人心。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