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非遺灶頭畫需進行風干等工序 已漸失依附載體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7-17
    近日,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大學生來到拱墅區石塘村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灶頭畫,同灶頭畫大師胡永興先生一起學習了灶頭畫的繪制。

      灶頭畫,作為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指民間藝人以鄉間農家燒飯做菜用的灶頭為載體,用各種顏料手工繪制在灶壁上的圖案,用來裝飾、美化灶頭,表達農家美好愿望的鄉土藝術。如今,灶頭畫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胡永興是中國傳統文化灶頭畫傳承人,他向大學生們講述灶頭畫的變遷歷史,和他當年挨家挨戶被請去作畫的經歷?!拔矣浀糜幸淮?,到了年三十晚上還有三戶人家沒畫灶頭,顧不上吃飯也得給他們畫好,過年了誰不想圓圓滿滿地討個好兆頭?!焙琅d說起這些仿佛還歷歷在目。

      據悉,杭州石塘社區灶頭畫始于60年代,胡永興的灶頭畫多以花鳥為題材,結合中國傳統山水畫,創出了《紅梅傳喜》、《梅蘭竹菊》等多種樣式,取和諧美滿,風調雨順的好意頭。

      畫好一幅灶頭畫需要構思,調色,繪制,風干等工序。開始時,大學生們由于沒有繪畫基礎筆法稍顯笨拙,在上色過程中對于色彩的運用也需要胡老先生的耐心指導。在等待畫作風干的時候,大學生們發現,胡永興好似心中有畫,下筆如有神,他畫的“花鳥迎春”圖生動有趣。

      沈同學不由心生敬意道:“不愧是灶頭畫大師,我們被灶頭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br/>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灶頭畫卻在慢慢離開我們的生活。面對現狀,胡永興流露出了些許沮喪?!霸铑^沒了,灶頭畫自然沒了依附的載體,所以現在我都只能畫在紙上?!?br/>
      在離石塘村不遠的沈家浜,還保留著附近幾個村唯一的一個灶頭。灶頭主人胡六松說:“這個灶頭已保存了十年了。知道別人家的都拆了,所以才更要保留它。我很舍不得拆掉它,我覺得這是一種傳統文化,不能丟掉?!?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