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拍賣總結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2]
一、1993年9月22日,“北京首屆稀見圖書拍賣會”在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開創了新中國古籍拍賣這一全新的商業流通模式。
二、目前古籍拍賣以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國拍、上海朵云軒、北京中國書店為主力的格局已定。天津國拍、北京鼎豐、上海藝苑等十幾家拍賣公司先后淡出市場。
三、1995年前后,一批學者、專家呼吁:“古籍拍賣會妨礙國家館藏的權威性、破壞文獻珍品征集的統一性”,現在大量海外回流珍貴善本,專家的擔憂已經多余。
四、1997年下半年以后,東南亞金融危機,普通明板書及翻刻翻印本的成交價下落。
五、1988、1999年兩年拍賣價格大幅回落。
六、古籍善本年代下限下移,近現代拍品,特別是抗日史料屢創天價。
七、1995年,中國嘉德以132萬元成交宋版《文苑英華》殘卷一冊,是當時古籍單拍賣最高成交記錄。
八、2001年北京翰海春拍,一冊宋版《春秋經傳》159萬元成交,打破記錄。
九、中國嘉德從美國征回“翁氏藏雙”以500萬美元售讓給上海圖書館。
十、2001年中貿圣嘉公司春季拍場上,鄭板橋遺墨《五經手讀》(殘卷八冊)創古籍抄本單冊拍賣標的最高記錄——550萬元!
十一、已故著名文物鑒賞家秦公先生從上海以400元購得宋拓王羲之《毅帖》殘卷,以16萬元再拍成交!中國收藏家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