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橋出現裂縫 涪陵最古老的石拱橋“快不行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2]
“百年石拱橋已變形,出現裂縫,如果不立即采取防范措施,一旦出事后果將 不堪設想!”連日來,重慶涪陵區藺市鎮居民紛紛向本報反映,稱位于該鎮的涪陵區建橋 史上最古老的大橋——龍門石拱橋出現險情,希望有關部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據了解,藺市鎮龍門大橋始建于1875年,迄今已有百余年歷史。該橋橫跨梨香溪,是 省道渝巴公路上一座重要的橋梁,更是涪陵區增福、新妙、兩匯、石和、石沱等5個鄉鎮 進出涪陵的交通咽喉。龍門大橋既是涪陵建橋史上最古老的大橋,又因橋上的附屬建筑及 石雕藝術極具民族特色而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早在1983年就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這座曾雄傲川東、歷經3個世紀風雨的古老石拱橋,在日益發達的陸上交通的重壓 下,不堪重負,如今出現險情。挑著貨物路過該橋的李大爺說,龍門大橋真的快不行了, 從遠處看它已經有些變形了,我們真擔心哪一天它突然垮塌掉。
龍門大橋真如李大爺說的“快不行了”?記者在涪陵區交委提供的一份使用安全鑒定 報告里得到了肯定答復。報告稱:“經現場檢測,大橋凈跨為3×28米,全長171米,拱圈 厚度80厘米?,F場發現:橋臺、拱上側墻及引道擋墻砌體條石多處被壓裂,藺市岸1號孔 一側4分點以下已有一條長約7米的豎向裂縫,另有3條小裂縫。專家認為,從該橋的結構 尺寸看,應能承受汽—15級荷載,但由于修建鐵路等大型載重車的頻繁通過,造成拱圈多 處裂縫,其承載力已大大折減?!睂<医ㄗh大橋立即實行限載通行,限載標準為汽—10級 ,即10噸以上車輛禁止過橋;所有客車實行下客通行;橋上禁止停車等。同時,有關部門 在大橋醒目位置上制作了限載通行標志牌和“過往客車,下客過橋”警示牌,分立于西橋 頭和距西橋頭約100米處。區路政大隊還在限載通行標志牌下制作了“《公路法》第五十 、七十七條規定,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的宣傳牌。當地政府 則取消了原自發在大橋沿線形成的早春蔬菜批發市場,并派人監督制止超重車輛通行大橋 。
但令人遺憾的是,過往車輛視而不見,滿載貨物或乘客任意通過,給大橋造成嚴重威 脅。藺市鎮政府對此也無可奈何,一位工作人員講,他們指派的工作人員在檢查車輛時沒 有檢查證,檢查車輛載重也沒有專業的檢測設備,對超載車輛也無處罰依據,給執行監督 工作帶來重重阻力。不過,鎮政府已向上級有關部門打了書面報告,希望能盡快解決這一 燃眉之急,以保護這座百年古橋。南方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