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中國書法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15
      為慶祝中日邦交正?;?0周年,由中國對外藝術展覽中心、日本朝日新聞社、日中友好會館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現代書法20人展暨第46屆日本現代書法20人展》將于今年4月24日至5月7日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展出。此展于今年1月18日至24日已在日本成功舉辦。我有幸和參展的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劉炳森等一起去日本參加了這次展覽的開幕式,在同日本書法家進行的深入交談中,我們深感日本書法家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有其獨到的理解,而他們創作心態的寧靜,也與中國書法界一些人的浮躁心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使具有悠久歷史的我國書法藝術瑰寶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進一步發揚光大,這是我們一行人一路在思考的共同問題。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是書法藝術發展的根本問題

      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個繼承與創新的問題,也就是對中國的書法傳統如何繼承,繼承什么;如何創新,往哪里創新的問題。

      中國的書法藝術,始自商代,有著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之所以具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因其代代繼承,代代創新,代代與時俱進。正因為如此,才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并產生和造就了一個個書法名家和一大批書法名作。晉代的王羲之和唐代的顏真卿就是繼承與創新的卓越典范,他們成其大才的藝術道路,也就是繼承與創新的道路。歷代的書法名家,如唐朝的歐陽詢、褚遂良、張旭、懷素、柳公權,宋朝的蘇東坡、黃庭堅、米芾,元朝的趙孟,明朝的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張瑞圖,清朝的王鐸、鄭板橋等等無一不是繼承與創新的大手筆??梢哉f,繼承與創新是中國書法得以不斷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但是,近年來,中國書法界在繼承與創新方面卻存在著嚴重問題,其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大講“創新”,否定傳統。如有的人認為,中國的古老書法傳統是一種負擔、障礙和枷鎖,時代變了,對其拋開越快,創新的步伐才能越大;有的人對傳統的東西也很向往,也想繼承下來,但感到前人書法成就太大,傳統太深,令人望塵莫及,遠水解不了近渴。于是,就想“創新”,走“捷徑”,搞“速成”,玩“雜?!?;有的人則心態浮躁、急功近利、急于成名、急于發財,對學習傳統藝術坐不下來,鉆不進去,也只好高舉“創新”的旗幟,憑借自己一時的感覺,胡涂亂抹,隨心所欲,獨往獨來。致使中國書界一些“狂、怪、野、俗”之作應運而生。這些已成為妨礙和危及中國書法藝術健康發展的最大問題。

      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和我們一些書法家的創作心態有關。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一種“寧靜而致遠”的藝術,它特別需要良好的內功、平靜的心態、多年的積累,方可達到一種較高的境界。從浩如煙海的歷代書法名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寧靜淡泊和不為世俗所擾的心態。而目前的不少書法家,心態浮躁,有人想借此出名、掙錢;有人熱衷于辦展覽、賣作品;有人整天忙于應酬、跑場;還有的人則一年四季泡在各種筆會上,這樣的現狀,使他們很難坐下來學習、實踐,更難以創作出書法精品。

      而我們這次在日本參觀展覽時發現,大多數日本書法家反倒表現出了一種淡泊的心態,他們不管是搞漢字書法,還是搞假名書法,對中國的傳統書法奉若神明,認真臨摹。日本90多歲的書法家村上三島一生追摹王鐸,至今還像王鐸那樣“一日創作,一日臨帖”。78歲的日本著名書法家尾崎邑鵬先生也說:“我和我的老師都酷愛王羲之和張瑞圖(明朝),都是從他們那里起筆的。沒有古人,就不會有今人?!蔽覀冊谌毡酒陂g,一位書法家對我們說,他為了參加此次《二十人作品展》,專門把自己關在賓館里幾個月,以使自己專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擾。

      流行書法大多是為了迎合評獎,這也是當今中國書界的一大弊病

      在如何看待流行書法這個問題上,對中國書法界頗為關注的日本書法家認為,中國應吸收日本前衛派書法家的教訓。前衛派書法否定傳統,不要漢字,50年來不斷受到各方面的批評,終未形成氣候。日本友人認為,與日本書法組織全部為民間組織不同,在中國,政府的書法組織與民間的書法組織同時存在,書法組織多、流派多,這不是壞事,但代表政府的書法組織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心骨,有旗幟鮮明的正確導向。而且在書法評獎這個最大的導向中,應該力避中青年人為了迎合評委和評獎搞流行書法的趨勢。針對現在流行的一種拋開文字的所謂前衛派書法現象,著名書法家劉炳森也說,如果拋開了傳統的漢字,就不能算是書法。

      最近《書法報》開展了對流行書法的討論,這很有必要。流行書法在中國興起還不到20年,但發展很快,涉及面也很廣,成了當今一種重要的書法現象。社會上對其褒貶不一。我認為,對流行書法要以科學的態度冷靜客觀地分析和評論。要認真分析近十多年來為什么會產生流行書法,流行書法對中國書法的發展有何利弊?對流行書法不要談虎色變,既然社會上有流行音樂、流行歌星、流行服裝,為什么就不能有流行書法呢?關鍵問題是具有導向作用的書法機構要對流行書法持一種正確的態度,不能盲目支持提倡,要有分析有引導。

      現在的問題出在一些書法評獎的評委身上,他們對流行書法缺乏清醒而深刻的認識,缺乏正確引導,而是將其作為中國書法藝術的主流和主旋律來對待,致使很多急于得獎出名的中青年書法家,千方百計地對評委投其所好,你喜歡什么我就拿什么。于是乎,一些剛學書法的人,一上路就是流行書法,一些有一定傳統書法基礎的人,也改寫流行書法,而對傳統書法則不屑一顧了。有的人甚至說,越是把字寫得東歪西倒,越是遠離傳統,就越能得獎,越能成名。致使得中國書界彌漫著一股否定傳統、拋棄傳統之風。

      今年即將舉辦《蘭亭獎》書法大賽,應該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一看名稱就使人認為,這是在弘揚中國優秀的書法傳統,弘揚王羲之精神。如果評獎機構對評獎問題好好反思改進一下,堅持評獎的正確導向,弘揚中國書法的優良傳統,研究一下中國的書法藝術究竟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個重要問題,那將會對今后的中國書法走向起到積極而有益的作用。倘若任書界不良傾向自由泛濫,我們這一代人就將無法負擔起發展書法藝術這一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 趙鐵信 (本文作者為中國書法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書法家、評論家)
                     光明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