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勢——當代樣式主義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5-28]
與以往對樣式主義的理解不同,在二十世紀早期,美術史學家瓦爾特·弗萊德朗德(Walter Friedländer)認為樣式主義是文藝復興高水準藝術風格的延續,樣式主義風格的作品優雅而勻稱,甚至比文藝復興藝術更進一步。在十六世紀出現了反經典的跡象,藝術風格中強調感性、扭曲變形、 不對稱、不自然、極度夸張和焦躁不安。
其實對于當今的藝術觀眾來說藝術家們消解經典藝術,使之成為某些“樣式”來運用到創作中的這種方式并不陌生。無論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現代主義還是早期波普藝術中的反情緒主義都可以說是一種后現代樣式主義。在這些“樣式主義”中,先鋒藝術家馬修·巴尼戴上了薩梯的耳朵,在他的影像和行為藝術作品中模仿兄弟會并唱出臺詞;YBA成員之一達米恩·赫斯特把屠宰場帶進了藝廊;雕塑家帕特西夏·佩西尼尼從《 E.T》、《星球大戰》、《指環王》等電影中取材,創作出了像半獸人、巨魔、哥布林和霍比特人的混合體生物。
正如從樣式主義將強烈的情感波動延續到了巴洛克藝術中,“當代樣式主義”也將很多因素延續到了“當代巴洛克藝術”。洛杉磯當代美術館館長保羅·舒密爾認為馬修·巴尼的藝術與麥克·凱利以及 保羅·麥卡錫的作品有相通之處,比方說他們的作品中混合了行為藝術、影像、攝影和裝置。例如保羅·麥卡錫最近在倫敦白教堂畫廊的個展中展出了來自《加勒比海盜》這部電影中真實大小的船等,可以駛向迪斯尼樂園。這個夏天他將會在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舉辦一場主要的回顧展。保羅·舒密爾認為:“這三位藝術家都用了諷刺和夸張的手法來表現作品。他們的作品混合了多種藝術元素,像是一場戲劇。他們的作品都包含交響樂團、一位歌唱家,有一種敘事性,并且都是當下最具有挑釁性和復雜性的藝術作品?!?br/>
顯然在歷史上樣式主義和巴洛克是不相同的兩種風格,因此當代樣式主義和當代巴洛克也必然是不同的。在歷史上的巴洛克風格的藝術家很迷戀殉難主題,很喜歡畫富有情感的陰影(例如卡拉瓦喬對明暗的運用),來表達豐富與復雜的情感。而現在的藝術家更多的是關注人體的部分以及情感的宣泄。在蘇·威廉姆斯最近在紐約303畫廊展出的繪畫作品中,優美而流動的線條組成了像是顫抖著的器官,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而相反的是,歷史上的樣式主義則充滿了人工的痕跡,有著奇異的顏色,空間布局也顯得很不合邏輯,似乎有一種焦慮感,充滿不自然的感覺。樣式主義像是在故意制造一種情緒。
紐約猶太博物館的館長諾曼·克里布拉特認為:“當觀看經典的樣式主義藝術作品時總會感到很有趣,自然而然會想到這和當代藝術有關,就像是一種觀念藝術。當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中有很多都具有樣式主義的特點,馬修·巴尼就是其中之一?!痹诙兰o八十年代,麥克·凱利則用他的藝術作品書寫出了另一種樣式主義:波普文化中的諷刺、夸張以及焦慮。麥克·凱利和杰夫·昆斯等藝術家將波普的美學發展到了極致,他們不僅將自己的風格縮減,并且將商業同化。
在2003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佩西尼尼的后波普樣式主義雕塑作品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名為《預言集》的那件匪夷所思的雕塑作品充滿了人工之感和焦慮之感。她的雕塑作品不僅有一種文化挪用和文化多元化的感覺,也是一種攝像機之下的史詩。她的作品充滿了怪誕之感,像是多種超自然生物的混合體,好像不應該存在于這個世界,而她偏偏又將作品做得栩栩如生,似乎在警示著人們科學是把雙刃劍。她的雕塑作品最高售價為25萬美元,攝影作品為8000美元。
琪琪·史密斯(Kiki Smith)認為 , 樣式主義自身具有一種自覺性,“樣式主義意識到了自身有一種懷舊或者情緒化的方面,并且藝術家將多種因素糅雜在一起。我總是從過去的東西中找尋靈感并重新修飾或者將它們重新組合。當然,樣式主義總處于一種尷尬的地位,因為是其它藝術的發展和延續。而樣式主義又不僅僅是對之前風格的重復和回歸,而是通過混雜和糅合變形等手段,賦予了以前風格以新的生命?!保▉碓矗篈RTnews 編譯:孟媛)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