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南宋官窯簡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18
      兩宋時代正式確立用官窯制度及名義制優質青瓷是開始於北宋大觀年間(一一○九年)。但北宋官窯青瓷生產了不及廿年便告結束。

      南宋官窯是「襲故京遺制」移地於南方繼續生產,開始於紹興十三年,卻連續生產了一百三四十年的優質瓷,前后映輝,為中國奠下了制瓷王國的美名,千多年以來,被舉世認為宋瓷是藝術性最高的時代。

      根據南宋時葉「坦齋筆衡」及顧文薦「負喧雜錄」兩書的著錄。南宋官窯第一代由修內司督造起,其后一百卅多年中生產程序是:修內司窯—續窯—烏泥窯—成熟時期官窯—翠青色官窯。

      約略可以分為五個時期,這五個時期的南宋官窯雖已絕跡二三百年。而近年窖藏品的出現,所以在諸多實物中,不難加以區別斷代。


      兩宋兩代皇帝的徽宗趙佶與高宗趙構制青瓷,始初都是尋求唐代「千峰翠色」的秘色瓷的那種青色。

      南宋一百數十年的青瓷生產過程中,自今時所見實物中可以見到其迂徊曲折與困難重重,不斷在摸索中創造經過,卻因而生產過不少拙稚之美的藝術瓷。但是真正可以與唐代「千峰翠色」秘色瓷一爭顏色的青瓷,卻是在南宋最后的二三十年中達到完成目的,非但青出於藍勝於藍,媲美翡翠的梅子青釉,使今時的觀賞者訝呼不已。無論色澤與線條,已是具「機械」性格的今時人所無法仿造。

      本期南宋官窯展覽,便是選其宋末最后生產的數十件青瓷為主。宋代之后,元明之世所產者才被稱為「龍泉」,宋時代均屬官窯器。

      展出之官窯青瓷,有些釉光光可鑒人亮麗如新。就像陜西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出土的秘色瓷器,是一千一百多年前唐代制品。均因其當年一經制成,即被密封窖藏於恒溫恒濕之處,千百年后重見天日,可說是未曾經過任何劫難之新生。

      觀賞者請與早期南宋官窯參照,便明白早晚期產瓷有所不同。
    大公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