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派書畫成春拍黑馬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5-04]
提要:在今年3月舉行上海道明春季拍賣會上,楊正新、樂震文兩位先生的巨幅山水分別以120萬元、143萬元的高價刷新了自己作品的成交紀錄。種種跡象表明,新海派無疑將成為春拍市場的黑馬。
新海派拍場走俏
在中國畫壇上,海派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畫種,一般指的是發生于19世紀中葉起,一群畫家活躍于上海地區,并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早期海上畫派的第一代畫家有任伯年、吳昌碩、虛谷、任熊、任熏等,第二代海派畫家有朱屺瞻、陸儼少、吳湖帆、錢瘦鐵、顏文梁、林風眠、鄭午昌、劉海粟、江寒汀、謝稚柳等。當代有陳家泠、張桂銘、楊正新、盧輔圣等。有觀點認為,新舊海派以第一與第二代畫家離世為分隔點。
“新海派”在改革開放以后顯示出旺盛創作精力,他們活躍在上海灘,代表了當代海派畫家的總體風貌。在題材選取、創作方法、審美旨趣等方面,“新海派”都跳出了傳統海派的圈子,有著濃郁的個人化傾向。雖然他們各自的風格不盡相同,但無一不具有鮮明的當代精神,比如吸收并消化外來的藝術元素、注重想象空間和心理體驗。
從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來看,新海派的畫家已經逐漸受到市場的關注,像在今年上海道明的3月春拍中,楊正新的《江南好》,估價60萬至80萬元,落槌價為120萬元。畫中的線條更是展示了他深厚的功底,對于景物的取舍以及細節處理非常到位,布局上也呈現出江南私家園林的雅致。年逾古稀的老畫家韓敏也是新海派中的代表人物,其以人物畫著稱,兼擅花鳥、竹石。其筆墨清潤朗凈,人物造型嫵媚動人。他的書法也很有特色,學鄭板橋,筆力清健,章法錯落有致,如亂石鋪街,別具神韻。因此,韓敏的畫作一直是拍賣會上的“搶手貨”,在今年榮寶齋(上海)春拍中,將有一批韓敏的書畫精品,像《浴馬圖》等都充分展現了畫家的精湛技藝。
著名畫家陳家泠先生曾經表示,海派就是一種現象,不一定是上海人畫畫就叫海派,尤其是我們搞水墨的,水墨是一種水文化,文化是建立在水系的基礎上,我一直都是這么認為的,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哪里就有豐富的物產,而有了豐富的物產才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醞釀文化,文化得到了發展,藝術品、繪畫才有存在的空間。當代給了我們藝術家一個很和諧、穩定、蓬勃發展的自由空間,我們應該珍惜這大好時代,好好繪畫,好好創作。
新生代日新月異
海派當代名家的許多力作予人的不僅是驚喜、贊嘆,更是期許、注目與暢想。他們既是傳統海派的守望者,又是新時期水墨的拓荒人,使古老的傳統繪畫融入日新月異的都市生活。像70后畫家龐飛從陜南的大巴山里走來,他沒有回避崇山峻嶺的弧線與現代公路的造型沖突,他在古今遇合中找到了切入點。受其外公、畫家林曦明的影響,龐飛在意筆水墨山水畫上用功最多。他把自己成長經歷中最為深刻的陜南自然山川的地貌特征,通過綜合印象進行提煉和概括。
和多數的“都市繪者”不同,洪健的畫面里,沒有人,唯有觀者的視線投向“精工”的建筑圖像,反而產生了一種別樣的冷峻。正如評論家徐明松曾經寫道的:“在他的畫面里,沒有人,也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似乎生硬的單體或組群的建筑立面。洪健把欲言又止的克制和欲說還休的明智巧妙地投射到畫面上,給干凈利落的畫面渲染了一層情緒色彩和文學的意象。 ”
追溯海派繪畫的史略,上海從1934年起,就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女性藝術家發起組織的“中國女子書畫會”,涌現出了吳青霞、李秋君、陸小曼、周練霞等一批當優秀女畫家,成為海上海派的一顆顆明珠。在目前的新生代海派女畫家中,鮑鶯無疑是其中的代表。其畫風細膩,作品以花鳥人物見多。以人物中見花卉、花卉中見人物的比擬手法,用中國傳統筆墨與西方印象派繪畫相結合的繪畫語言,通過對傳統經典的重新演繹,從女性的視角表現了生活的浪漫、優雅的風范和超脫的人生態度。
何曦的作品無論在學術上,還是在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不僅和他的繪畫能力息息相關,更為重要的是他對于繪畫與金錢的認識,其曾經表示,雖然我們周邊不缺少畫廊、經紀人,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在畫家這里賺到錢,而沒有像海外那種幫助畫家走向成功的氛圍。這就是需要畫家能夠在金錢的誘惑中準確把握好自己。說到底,畫家之間的比拼,除了繪畫功底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人的品行。這些年來,何曦又玩起了跨界,在今年5月17日舉行的第三屆九城藝術聯展(上海站)上,龐飛、洪健和鮑鶯拿出的都是繪畫作品,而何曦則拿出的是自己的攝影作品。
新筆墨決定未來
回思以往的海派,從吳昌碩、任伯年的開創,到以后的劉海粟、林風眠、朱屺瞻、關良和程十發等,皆具有海派融會中西的鮮明創新特征。當年老海派聲震遐邇,風行于天下,就連齊白石、徐悲鴻和潘天壽等,亦曾深受影響。而今,被稱為新海派的上海畫家,畫風融會中西的創新特征也不能說沒有,但在全國的處境和影響,卻已大不如往昔,這無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也代表了其中可能會有更大的機會。
然而,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新海派最大的問題在于畫家的中庸狀態,在應變策略上可進可退,可攻可守,雖然是左右逢源、相當靈活。但如若搞不好,也可能是既不現代又不傳統,變為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中國畫要講筆墨,線條的好壞決定了畫的高度,沒有了筆墨這個核心,再漂亮的畫也只是曇花一現。因而對于藏家來說,并不是畫得越像這個畫就越值錢。在富有現代性的符號創造更是讓其作品顯得新穎有趣的同時,充滿了傳統的意境,這樣的作品才值得收藏,并將會有不錯的“錢途”。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