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北京"延續本土化路線 東方美學作品受關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5-04]
走到第九個年頭的藝術北京博覽會于前晚開啟預展現場,近150家畫廊和藝術機構參與。今年的“藝術北京”劃分成當代館和經典館,并依然延續其對本土畫廊的關注,占比70%,這樣的策略讓它在中國畫廊業站穩了腳跟。從前晚的預展情況來看,本土畫廊所推的具有中國乃至東方審美情趣的當代藝術作品最受關注。據悉,藝術北京博覽會將持續至5月3日。
本土路線接地氣
藝術北京執行總監董夢陽指出,相比香港巴塞爾的國際化平臺,藝術北京更偏重本土、更接地氣,它服務于北京、中國的受眾,“藝術北京立足的根本是服務于這里的人,讓這里的人更接近藝術”。為此在畫廊選擇上,藝術北京也更偏重本土畫廊。預展現場,香格納畫廊、常青畫廊等藝術北京的??途蛶砹似浜灱s藝術家作品。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雖然有30%的國際及海外畫廊的進駐,但這些畫廊也更顯大眾化,“我們沒有刻意去找國際上特別大牌的畫廊,他們服務不了這里的受眾,這里的藏家也沒有辦法契合這些國際大牌”,董夢陽說。
東方美學作品受關注
接地氣的“藝術北京”讓人更為關注的是“買氣”。無論是董夢陽還是星空間負責人房方均對今年的藝術市場行情持樂觀態度。董夢陽向記者透露,從藏家參與的反饋來看,今年藝術消費人群的比例在增多。
現場星空間所推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艾米李畫廊所推的于凡、沈勤作品均受到買家關注。而預展剛剛過去一個小時,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帶來的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基本已售出。該藝術中心負責人夏季風告訴記者,具有東方美學的作品是目前市場、藏家最關注的。(記者李健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