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法內畫鼻煙壺的鑒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1]
最近幾年,內畫鼻煙壺中出現了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目前市場上
多數內畫鼻煙壺是這種產品,在勢如波涌的鼻煙壺大潮中,如何鑒別這種
鼻煙壺是鼻煙壺收藏家面臨的新課題,也是藝人對鼻煙壺收藏家認真負責
的一項責任.
目前內畫鼻煙壺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鉻酸鉀.明膠.著色劑(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劑.
1.將放大的畫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膠,重鉻酸鉀,著色劑混合成制劑,均勻的涂布在在鼻煙壺的內壁上
3.將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準備好的鼻煙壺上,然后用強光照射,其時,經光
線照射的部分重鉻酸鉀和明膠起反映,將含有著色劑的顏料固化在鼻煙壺
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沒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劑,留下來的是有顏色的素描稿.
5.藝人在素描稿上繪制著色直至完成作品.
適用鼻煙壺范圍:人物畫,肖像畫,部分山水畫,書法.
鑒別要點:人物畫
1.由于鼻煙壺是立體結構,光線透過底片的時候邊緣線條會出現模糊現象.
2.線條深淺一致,沒有過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韻味,沒有手工繪畫的線條
富有變化.用高倍放大鏡看照像法能明顯的看出顆粒狀.但有的藝人將底
稿照的很淺淡,再用手工描畫一遍,這樣的手工和照相結合的畫面要用放大
鏡仔細觀察,才可見蛛絲馬跡.
3.凡是用照像法制作的內畫鼻煙壺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復樣子很多,如
果出現基本上相同的線條就能確定是照像法.(不能看色彩,因為色彩都是人
工).一般生產大批相同的畫面要分揀不同的地點出售,他們也盡可能的將
相同的畫面交叉混合.最近有些藝人將一些復雜畫面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
一般一個圖樣只搞出極有限的作品,收藏家難于找到相同的畫面比較.
肖像畫
一般藝人只用這種方法制作出很清淡的素描稿,然后在素描稿上繪畫,目前
無法鑒別這種作品.
山水畫同人物畫,注意樹石的線條.
書法很好鑒別,不用放大鏡就能看出沒有變化深淺一致的筆劃.
鑒定的意義
中國古代的畫家有"九朽一罷"的說法,朽指作畫用的木炭條,就是說修改九
次才能定稿.說明一幅作品在起稿過程中付出了艱辛勞動.但定稿時也要用
一些省力的方法進行,譬如用"漏印法"將稿拷貝在宣紙上.從這里看畫家制作
一幅作品要通過拷貝才能定稿.但這并不是說畫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
制作相同的.大量的作品.如此就成了印刷品.
筆者認為,用科學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達到省力.達到某種效果應該是
可以的,現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過稿就是一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內畫鼻煙壺
目前如此"廉價"也是采用了較先進的工藝才能將成本降下來.才能使這一
工藝大眾化.但如果用這種方法欺騙世人,將內畫工藝的最基本的技術省去,
成為"印刷機"式的藝人,就是一種欺世漁利的惡劣行為.目前多數人并不知
道內畫鼻煙壺有此方法,市場上的大量廉價的內畫鼻煙壺多數是這種"產品".
最近,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精細大場面的內畫鼻煙壺已經進入市場,不少收
藏家用高價購買了這種作品.因此,認真鑒別這種作品是當務之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