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4月21日電(記者 門杰丹)河南61歲畫家劉憲中歷時10年繪制出百米長卷,以河南為背景,展現從土地革命時期以來,近百年的社會歷史變遷。畫工精雕細琢,人物惟妙惟肖,色彩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4月21日,記者在位于鄭州市豐產路的劉憲中的居所,見到了這幅珍貴的百米長卷。隨著畫卷的緩緩鋪開,民間廟會、草臺戲班、走卒販夫、三教九流依次在眼前呈現,不同的人物服飾、建筑樣式、人物活動等表現出了迥異時代氣息。長卷有數千人物,千余房屋,數百牲畜和樹木,各式各樣無一重復。該畫作畫高70厘米,按時期分為了三個部分,每部分約30米左右,如果加上前序后跋,全長可超過百米。一個長卷,濃縮了近百年歷史。
“這個畫卷的主題就是,表現中華民族和中國解放前的落后,對比改革開放后的社會發展和幸福幸福?!眲椫姓f,自己經歷了社會變遷,從水深火熱的舊社會到改革開放后的幸福生活,社會的進步給了自己很大鼓舞,因此,他醞釀了兩年時間,查閱了很多地方志,走訪了很多老人,2003年開始動筆作畫。
創作過程中,劉憲中精雕細琢,就連一個房屋的瓦片就要畫上千筆,長卷巨制,工程浩大,常年的勞作使他病倒4次,腰椎、頸椎、腿等都累出了病,住院治療后,他又接著畫,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時候我是很心疼他的,因為啥,他累得背、頸椎、大腦、心臟等,到處都出了毛病,而且住好長時間醫院,兒女們也都說爸爸不要畫了,你太辛苦了,不想讓爸爸畫,可都勸不住?!逼拮訔罡镎f:“他說要留住歷史,把文化傳承下去,要不畫出來,歷史就永遠看不到了?!?br/>
近日這幅珍貴畫作完工后,部分市民欣賞后,給與了很高的評價。
通過這幅畫,可以了解很多中國歷史、社會發展,僅從服裝的變化也可以看出一些變遷?!笔忻袼螡嵀傉f,這幅畫雖然是長卷,但筆觸十分細膩。
市民陳榮平認為,這幅畫類似于清明上河圖,走近一點看,畫中有的地方甚至比清明上河圖還要接近生活。
采訪中,身為中國書畫研究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協會員,在書法,繪畫,篆刻各個領域都有相當造詣的劉憲中稱,這個長卷耗費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身體也累垮了,好在現在完工了,他準備歇一段養養身體,以后還會創作類似主題的畫作。(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