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畫家鄒雅作品:浮現文人畫與民間繪畫傳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4-21]
北京4月18日電(上官云) 18日上午,“文峰靜雅——鄒雅藝術回顧展”在北京舉辦,相關研討會在開幕式結束后舉辦,相關領域多位專家出席。鄒雅生前好友、畫家楊先讓首先肯定了鄒雅的藝術成就,同時表示,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鄒雅整日忙碌工作,為保存美術資料作出重要貢獻。
同事憶鄒雅:新中國美術出版事業的開拓者 毫無官架子
版畫家、山水畫家、出版家鄒雅生于1916年,曾歷任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1973年任北京畫院院長,1974年因公失事遇難。畫家楊先讓是鄒雅的生前好友,曾與鄒雅一起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過。在楊先讓的印象中,鄒雅平日的工作十分忙碌,當時管轄兩個編輯室,為保存美術資料作出重要貢獻,是新中國美術出版事業的開拓者。
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編審劉龍庭也回憶了鄒雅的相關事跡。他說,平時常聽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老員工聊起這些,“當時人美大量的編務工作、出版策劃等工作都是鄒雅在協調。資料室一些重要圖書資料,都是那時積累起來的?!?br/>
書畫家吳休曾在北京畫院工作過,對鄒雅生平事跡頗為熟知。在他眼中,鄒雅在擔任北京畫院領導期間沒有任何官架子,能夠團結、關心同志,在抗日戰爭期間、解放區都曾創作過很多木刻畫。但吳休同時表示,鄒雅并未因此得到應有的評價,在各類刊物資料、美術史上也未有應有的位置,“我想,我們應該為這批被忽視的藝術家發聲,讓各界對他們提起足夠的重視?!?br/>
劉龍庭亦感嘆,目前中國的美術事業由創作、美術研究、展覽、出版等幾個板塊組成,但現在美術界所謂的“大師”林立,各種畫作橫飛,這種風氣其實不可助長,“鄒雅先生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他對黃賓虹的研究在自己畫中也能體現出來,幾幅小作也氣象萬千,搖曳生姿,但遺憾的是,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br/>
專家談鄒雅畫作:同時浮現文人畫與民間繪畫傳統
鄒雅一生曾創作大量作品,木刻版畫、山水畫均有存世,本次展覽展出的僅為其中的一部分,據鄒雅夫人蘇戈介紹,他部分作品已經散佚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鄭工專攻藝術史研究。對此他表示,就藝術史撰寫來說要表現在作品中讀到的作者,然后考慮如何書寫,而在這當中,口述歷史可補充文獻記載,“當我看完鄒雅先生的展覽后,首先想到這一定是一位內心執著的美術家,追隨革命,熱愛藝術?!?br/>
鄭工說,研究鄒雅的作品,可以發現有兩個傳統同時浮現:文人畫傳統與民間繪畫傳統。在鄒雅身上同時浮現,“他的作品能夠跟隨時代,不斷創新。創新性其實就是現代性,在鄒雅創作經歷中可以看到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脈絡?!?br/>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袁寶林對此表示認同。他在讀書時曾經聽過鄒雅的講座,受益頗深。在他看來,應該把有關鄒雅的一些文章進行整理,成為現代美術史上的生動資料,“鄒雅是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作出重要貢獻的杰出美術家。尤其在山水畫方面極具創新精神,同時又不忘弘揚民族繪畫的傳統。美術界對黃賓虹的認識大致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但在五六十年代,鄒雅已經在此方面作出探索?!?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