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1905年官立湖南瓷業學堂創辦 創燒醴陵釉下五彩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4-08



    3月28日,“歷史的釉光——中國·清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在廣東省博物館展出。展覽帶來收藏家羅磊光珍藏的100余件清代醴陵瓷器珍品,講述醴陵彩瓷的發展歷程、制作工藝和傳承發揚。展覽將持續至6月29日。

      清末,西方借助大機器生產和科學配方,大力提高自產瓷器的質量和產量,沖擊中國傳統瓷器市場。然而,中國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卻是這個時期的杰作。

      位于湖南省東部的醴陵,自清雍正年間開始制造瓷器,有“瓷城”的美譽。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地區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熊希齡等人,為了抵制洋瓷侵入,振興民族瓷業,在清政府的支持下赴日考察,歸國后在醴陵創辦官立湖南瓷業學堂,次年又成立瓷業公司,創燒醴陵釉下五彩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多種復色材料,以多層次的色階展現出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將傳統的繪畫藝術呈現在瓷器上,表現出清雅、溫潤、素潔之美。

      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武漢勸業獎進會”上,醴陵釉下五彩瓷獲得第一等金質獎;清宣統二年(1910年)獲“南洋勸業會”第一等獎;宣統三年(1911年)在意大利都靈世界博覽會上獲“最優獎”;民國四年(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工程竣工開通,在舊金山舉行了 “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更是獲得此次博覽會的金獎。

      20世紀30年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因時局動蕩而暫停生產。1949年后,醴陵釉下五彩瓷恢復生產,并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生活用瓷及贈送給外國元首的國禮,獲得了“國瓷”的美譽。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手工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紹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