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荊馬河挖出一尊清代石獅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13]
日前,在徐州市60項重點工程之一荊馬河拓寬治工程的工地,施工人員在抽水清淤過程中,從河底挖出康熙年間建造、已有300多年歷史的荊馬橋上的一尊石獅子。博物館考古人員把石獅子運回館內收藏。
這座石獅子連座約有一米八高,約300多公斤重。從獅子頭上的發髻等可以判斷出是個母獅子,是徐州市著名的荊山橋橋頭的兩尊石獅子之一。 荊山橋坐落在徐州城東北十公里處荊山口,橫跨于荊山河上(京杭大運河段)。是1682年動工至1691年竣工,歷時十年,費銀26800兩。全橋長達1599米,是一座有159個孔的石拱石板橋。橋造型美觀,橋身有石欄桿,中孔雕有12條龍,龍頭翹向上游。乾隆六次南巡,曾兩次路過荊山橋,作詩《荊山橋歌》。乾隆親筆詞題“萬世津梁”四個大字的橫匾,鐫刻橋頂一對石獅子間。該橋于1958年疏浚運河時被拆,石獅便不知去向。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