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文化評彈:破壞古物必受嚴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0
      春節前后,山西翼城發生一起大規模毀壞古墓事件。翼城宏陽鋼鐵廠施工建設單位不聽勸阻,目無法紀,未經考古,擅自開工,致使200座漢至明清時期的古墓、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漢代冶鐵遺跡等文化遺存遭毀。這次被毀的古墓,多為漢代墓葬,甚至有在該縣首次發現的戰國晚期到西漢時期的空心磚墓,價值極高。這樣的古墓慘遭毀壞,著實令人心痛。
      古建、古墓、古器物等文物古跡,是祖先活動的實物遺存,是古代文明的實證,是民族文化的結晶。一旦被毀,便不可再生。漢代古墓,歷經二千多年風雨,保存至今,實在不易。墓內那栩栩如生的壁畫,那古樸厚重的磚石,那精心構建的墓穴,那歷久彌新的葬品,無不刻下時代的烙印,記載著歷史的年輪。從這些古物中,感悟凝聚的時空,領悟蘊含的內涵,決非易事。

      誠如全國政協委員畢克官先生所言,許多文物的歷史價值,憑今天的水平還難以認識,只能留給子孫去解決。一部中華文明史的許多空白,還要依靠出土文物去填補。例如夏商周的斷代,如果毀掉了某些文物,斷代就無法進行,必成千古遺恨!人類有本事飛上火星,但再造不出歷史遺產。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毀一個少一個。 “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已經啟動。這是繼完成“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宏大的考古工程,將揭開中華民族若干歷史之謎。山西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地上地下文物遺存極為豐富,保護好祖先留下的燦爛的文化遺產,為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提供重要的實物證據,更是應盡的職責。做好這一工作,僅靠覺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大文物保護法的執法力度,決不能讓私盜古墓者可以殺頭、法人違法任意破壞古跡卻能逍遙法外的事情重演。 只要執法能從嚴,且看誰人敢試法!這是我們應當從這起事件中汲取的教訓。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