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舉行 7000萬港元購進138場高質演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3-21]
1972年,一群志同道合的商人認為香港這個快速崛起的大都會要長遠發展,應該有屬于自己的藝術節,非營利機構香港藝術節協會因此順勢成立。1973年,他們舉辦了第一屆香港藝術節,自此每年都會邀請世界頂尖藝人聚首一堂,演出節目不限古典傳統,也見創意新奇。
作為亞洲地區舉辦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廣的藝術節,香港藝術節今年已舉辦至第42屆,2月18日至3月22日期間,138場演出涵蓋歌劇、舞蹈、戲劇、話劇,21個世界首演劇目以及16個亞洲首演作品,彰顯了香港藝術節的質量,依舊帶給觀眾世界一線水準的文藝享受。除了香港本土觀眾,近年,從內地跋涉赴港觀演的群體漸成規模,而自日本、新加坡、菲律賓等地自費“打飛的”跨國觀演的友人亦不在少數。此前,香港藝術節曾統計出約有15%藝術節觀眾系非香港籍人士,要說香港藝術節的影響力輻射東南亞并不為過,但最讓人好奇的,還是它如何能吸引如此多世界級表演團體和藝術家前來參演。
“挑節目就像買股票一樣有風險”
和往年一樣,香港藝術節今年的操辦經費依然維持在1億港元(約8000萬人民幣)左右,政府資助和社會資助分別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四十要靠票房收入,自負盈虧?!拔覀儸F在主要是靠門票收入維持藝術節的操作。所以說,每位觀眾均是我們的伙伴?!毕愀鬯囆g節行政總監何嘉坤對早報記者說。
香港藝術節所有劇目的邀請和演出安排,一貫都經由擁有30人工作團隊的香港藝術節協會操辦,說到挑選節目的標準,擔任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十一年的梁掌瑋只提了“特別”二字,“希望為觀眾提供有新鮮感、有興趣又有所啟發的節目?!北热绱舜螖y舞蹈巨制《死而復生的伊菲格尼》赴港的烏帕塔爾舞蹈劇場,以及來自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的瓦格納歌劇《羅恩格林》,“都是幾十年難見一次的劇目”。
1億港元的資金投入,藝術節花在演出團隊上的邀請費用,幾近7000萬港元(約5600萬人民幣)。單就舞蹈而言,香港藝術節今年的參演劇目場場都讓人眼紅心跳,英國阿庫·漢姆舞蹈團、美國特麗莎·布朗舞蹈團、荷蘭舞蹈劇場、米蘭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外人因此感嘆,香港每年能邀請如此多世界大牌參演,應歸功于藝術節財力雄厚。梁掌瑋卻直言,財力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反倒每場劇目邀請,他們都需精打細算竭盡腦力才能保持周全,“邀請這么多世界名團,只是想不用多付廣告和宣傳費用,也可以將門票賣出去?!?br/>
對此,梁掌瑋最讓人感覺新鮮的說法,莫過于“挑節目就像買股票一樣有風險”,“以前每個國家比如法郎、馬克兌港元的匯率都不一樣,會有風險,后來統一換成歐元,風險更高了?!绷赫片|說,“前幾年歐元兌港元是1:14,歐洲演出團隊突然全貴了起來!”香港藝術節后來總結出了一套分散高成本引進壓力的策略,即不再將目光全集中于歐洲,而將目光撒向美國、俄羅斯、東南亞和中國內地,“這幾年人民幣也升值了!內地演出團隊的人工成本高出不少?!?br/>
香港藝術節的精打細算,處處都體現在細節處。像烏帕塔爾原本計劃提前五天到港裝臺,后來縮減了一天,藝術節工作人員為此還稍喘了口氣,因為多少可以省去一天住宿、場地租金和人手雇傭費用。畢竟,除了舞團自帶成員,藝術節還要為其配備伴唱伴奏團隊,170余人的演出團隊耗資不菲,而最高才780港元(約600元人民幣)的票價遠遠入不敷出。香港藝術節市場經理周怡告訴記者,烏帕塔爾是《羅恩格林》之外他們貼補最多的一個,“使用香港本土樂團和合唱團,還幫我們省下很大一筆差旅和住宿費?!绷赫片|說,“將香港本土藝術團隊與世界頂級舞團并列合作,他們的演出水平也會跟著提高,會間接刺激和推動香港本土的創作。
在挑選節目上,香港藝術節最重要的資本,還在于擁有一支熟悉世界藝術發展現狀的團隊。每年,他們亦會與世界知名藝術團體保持長期且穩健的合作關系,隨時了解他們最新的創作動向,對世界演出市場趨勢做到敏銳把握?,F今,香港藝術節2015年的節目安排已基本出爐,正在商談的節目已排到2017年,誰來演,幾天裝臺,誰坐頭等艙,住什么酒店,他們都要詳細安排和預算,“特別是頂級歌劇和樂團要提前好幾年預定”。梁掌瑋笑說。
好節目是拉贊助的關鍵
內容繁復多樣的加料節目,業已成為香港藝術節一大特色。去年,藝術節共設置了100多場加料節目,今年激增至222場。幾乎每場演出前后,藝術節都會安排相關講座、工作坊、大師班、演后談等活動,以讓觀眾更直觀了解演出臺前幕后。特麗莎·布朗舞團今年就于香港中西區海濱長廊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戶外演出活動,吸引了700余名過路觀眾觀演;烏帕塔爾演出四天,也安排了“當代舞指揮之道”、“從葛魯克到舞蹈歌劇”、“與魯茲·弗斯特對話”三場內容豐厚的加料節目,且全程都用英語進行。不僅香港觀眾接受起來毫不違和,藝術節亦不會因此特備翻譯,這種文化自覺和自信,在內地的演出市場幾乎無法想象。
票價親民,也成為香港藝術節備受青睞的原因。得益于政府補助和社會資助,香港藝術節門票多維持于三四百港元之間,遠低于北京、上海等地同等規模的演出價格。周怡向記者舉例,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田沁鑫受藝術節委約創作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港首演時最高票價為480港元(約380人民幣),同場演出轉至深圳,票價已高達880元人民幣?!跋愀鬯囆g節能做到收支平衡已大吉,并不像內地演出商要靠演出來賺錢?!敝茆f
在被問及藝術節成功運作的原因時,何嘉坤和梁掌瑋給出了幾乎一致的答案,“節目好最重要。節目不好我們做不到今天,也不可能通過化妝虛晃一槍騙人走進來看?!薄傲硗?,贊助商也是我們的觀眾。如果他們認同節目,贊助談起來也容易得多?!彪m然何嘉坤曾感嘆,香港人太忙碌的生活節奏未必能令他們抽空欣賞節目。但某種程度上,香港藝術節業已內化為香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藝術節本土觀眾也越來越呈年輕化趨勢。如果要說困難,“還是錢的問題,通貨膨脹得厲害”。梁掌瑋說,歐洲國家對藝術團體的政府補助普遍下降,增加了藝術節引進劇目的成本。除了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等幾個比較大的演出場所,場地不足亦困擾著藝術節的操作。何嘉坤說,如果劇場足夠多,他們在演出時間上的安排會更靈活,演員和觀眾的互動也會更多元。記者 廖陽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