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李可染之子:創新傳統文化的前提是繼承和發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3-12
    暮春之初,和平藝苑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鴻儒談笑論道丹青,撫今追昔暢敘幽情……3月6日,黃炎培之子黃方毅、李苦禪之子李燕、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潘天壽之子潘公凱、許麟廬之子許化遲、吳祖光之子吳歡、齊白石孫女齊慧娟等藝術界名人之后匯聚和平藝苑,賓主在唱和間追憶父輩,在一茗一盞間揮毫潑墨,集中探討傳統文化在當下的處境、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此方式守望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

      上世紀50年代,許麟廬創辦的和平畫店是名震京城的文人雅集之所。店址由李苦禪、許麟廬選定,齊白石親自起名為“和平”。進出的??筒环﹃愐?、傅作義、郭沫若、張伯駒、徐悲鴻、啟功、梅蘭芳、趙丹等名流雅士,齊白石更是每周必到和平畫店坐鎮。當年作為京城惟一的畫店,中國南北各派的書畫界大家們在這里留下過無數的名作與逸事,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許化遲說:“這個聚會非常難得,我們希望為傳統文化做點事。另外,朋友們都過了甲子之年,一生中有這樣的聚會是難得的美好回憶?!?br/>
      半個世紀的光陰,往事彈指一揮間,50多年前的和平畫店見證了書畫界前輩們的友情,而今在文化缺失、略顯浮躁的當下,大師的后人們相聚在此,前后延承的不僅是對父輩精神的追憶,更是希望肩負起責任,探討傳統文化的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吳歡從“兩會”上趕來,他表示,傳統文化的復興潮成為“兩會”委員、代表熱議的話題,作為文化名人之后,我們更有責任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李小可認為,傳統文化需要弘揚和創新,但前提是繼承和發展。從齊白石、徐悲鴻,到潘天壽等老藝術家,推動了20世紀中國畫的發展。我們這一代人期望把上一輩的友情延續下來,更要把父輩創造的文化繼承下來,讓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組織的蘭亭集會成為千古文壇風雅佳話。以“畫二代”為主的名人之后舉辦和平雅集,希望通過對父輩的追憶完成情感的追尋和依托,感悟傳統文化,繼承父輩藝術,并將其在新時期發揚光大。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